2021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深入实施“科技兴蒙”行动,区域创新活力得到有效激发,科技对经济社会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5%以上,被国务院办公厅作为第八次大督查发现的典型经验在全国通报表扬。
◎本报记者 张景阳 通讯员 李宝乐
每秒4千万亿次!这是“青城之光”创造的超级运算“内蒙古速度”。
单体尺寸700公斤!这是呼和浩特企业运用泡生法合成技术刷新的世界人工蓝宝石晶体单体尺寸新纪录。
亩产715.3公斤!这是袁隆平院士团队在内蒙古示范推广的耐盐碱水稻产量新高度。
“十四五”开局之年,内蒙古科技创新捷报频传。
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内蒙古,把加强科技创新作为最紧迫的任务,坚决打好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攻坚战,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
欣逢盛世,当不负盛世。2021年以来,全区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和殷殷嘱托,深入实施“科技兴蒙”行动,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区域创新活力得到有效激发,科技对经济社会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以上,“内蒙古实施‘科技兴蒙’行动,激发区域创新活力”被国务院办公厅作为第八次大督查发现的典型经验在全国通报表扬。
开放合作 汇聚创新力量
“欠发达地区可以通过东西部联动和对口支援机制来增加科技创新力量”,内蒙古把坚持开放合作搞创新作为“科技兴蒙”的核心要义,正是源于习近平总书记对欠发达地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刻洞见。
在乌海市海勃湾工业园区,煤焦化企业副产的富氢焦炉煤气每天都会通过管道输送到另一头的冶炼铸造企业,通过世界首创的氢基熔融还原技术工艺,生产出高铁、核电等高端装备制造所必需的基础材料——高纯铸造生铁,开启了一条“煤焦化—氢冶金”的绿色化、精深化、高端化产业链。
促成这一技术落地转化的正是内蒙古与中科院共同打造的乌海市氢冶金研究孵化中心,项目的成功投产,是内蒙古通过“科技兴蒙”行动引智借梯、破解难题的一个生动缩影。
一年来,内蒙古秉持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态度,坚持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不断探索完善“科技兴蒙”合作机制,诚心诚意地加强与科技强省的创新联动,加强与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的创新合作,有效推动了创新资源、科技项目、人才技术与内蒙古高质量发展所需精准对接。
这一年,自治区党政考察团赴上海市、江苏省学习考察,对标先进学习“取经”,深化交流合作,促进共赢发展;“科技兴蒙”被科技部列为“十四五”东西部科技创新合作行动重点工作;自治区政府与国家自然基金委签署协议,正式加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自治区科技计划共支持合作项目400余项,支持经费达到11.2亿元,引导社会投入科技创新经费29.2亿元;启动了首批15个技术攻关类“揭榜挂帅”项目,在全国范围张榜招贤,榜单总金额达到2.7亿元。
开放合作搞创新的磁石吸引着各类创新资源要素向内蒙古这方创新热土集聚,形成推动自治区科技创新事业快速发展的强大合力,铺就了一幅更高质量、更有活力的发展图景。
中科院两大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落地呼伦贝尔;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中心、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试验基地落户兴安盟;上海交通大学呼和浩特科技创新中心等68家联合共建创新平台与新型研发机构组建成立;赵鹏大、莫宣学等院士专家团队在内蒙古自治区建立工作站,全区院士专家工作站总数达到44家。
上海交通大学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车用燃料电池电堆技术在包头转化,助力北奔重汽生产出内蒙古首台套100KW级氢燃料电池环卫重卡,为内蒙古开启氢能领域应用新时代。
内蒙古久泰集团与清华大学等单位在鄂尔多斯共同研发设计建设全球首套万吨级二氧化碳制芳烃工业试验项目,将为我国大规模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提供工业化示范。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开展旱作区水资源合理利用种植技术与集成模式研究,累计推广辐射各项技术15万亩,增收2363.7万元。
借梯登高、借船出海,内蒙古创新合作道路上,重大突破、进展一件接一件,敲响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洪亮钟声,也蕴藏了转型升级的无限希望和活力。
抓住关键 释放创新活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内蒙古探索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最根本的支撑、最重要的抓手就是创新驱动。”自治区党委十届十三次全委会上,自治区党委书记石泰峰这样分析。
“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是制约内蒙古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瓶颈,是影响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因素。”自治区科技创新领导小组全体会议上,自治区主席王丽霞特别强调。
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内蒙古对科技创新的需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迫。
2021年2月7日,《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正式发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塑造发展新动能”被摆在各项任务首位,进行专篇部署,科技创新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重要高度,这在内蒙古五年规划编制历史上还是首次。
“科技领域是最需要不断改革的领域。”推进“科技兴蒙”行动,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一年来,全区上下认真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各项部署,坚持整体谋划,强化系统集成,紧紧抓住自治区科技创新发展中的关键问题、重点环节,打主动仗、下先手棋、啃硬骨头。
全区启动实施研发投入攻坚行动伊始,就明确年均增长20%目标,建立政府投入刚性增长机制和社会多渠道投入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自治区全年本级财政科技专项资金投入达到15.2亿元。
2021年,内蒙古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各类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科技计划项目企业承担比例达到59%,技术交易财政后补助企业享受比例达到90%以上,437家企业享受研发投入后补助8503.5万元。自治区级企业研发中心达到475家,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联合体和新型研发机构达到23家。
在持续推进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方面,内蒙古探索“揭榜挂帅”重大科技项目立项组织管理新机制,广泛汇聚优势研发力量,把蛰伏的巨大科技创新潜能有效释放出来,有组织、高效率地破解科技难题。简化科技项目申报流程,让信息多跑路,科研人员不跑腿,为科研人员减少工作量70%以上。推进科研经费管理再改革,试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经费“包干制”,赋予科研机构、科技人员更大自主权,让科技资金更好为创新服务。
积跬步以至千里,汇涓滴而成江海。
从对创新驱动发展进行顶层谋划,到加强科技创新政策配套落地,再到激发科技创新潜力的一系列改革实招,内蒙古科技创新活力不断迸发。
突出特色 催生发展动能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题中应有之义。
年关将至,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项目现场依然紧张忙碌。中心建设方案已经通过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万建民院士领衔的专家组论证。中心建成后,将成为内蒙古乃至全国乳品产业的“智慧大脑”,有效提升产业链整体科技水平,届时,内蒙古在全球乳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不容小觑。
高能级创新平台载体是构建特色区域创新体系、打造优势创新链条的基础一环,也是内蒙古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薄弱一环。一年来,内蒙古立足“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战略定位,突出绿色特色优势,有重点地布局建设特色创新平台载体,积极打造“三链”融合原动力。
以“三区两中心”为代表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培育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呼包鄂自主创新示范区集聚了全区50%的科研机构、57.4%的高新技术企业、62.3%的高校,鄂尔多斯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以“荒漠化防治和绿色发展”为主题实施了一批重点示范工程,巴彦淖尔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小麦和肉羊为主的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子午工程二期、阴山北麓草原生态水文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内蒙古自治区落地建设。
创新平台载体“提质进位”“促优培育”行动成效明显。自治区本级支持高水平创新平台的资金投入累计超过20亿元。涵盖优势特色领域的151家重点实验室取得多项原创性成果。呼包鄂三家国家高新区(呼和浩特金山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包头稀土国家高新区、鄂尔多斯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在全国的位次分别较上年提升10位、5位和1位。
担当绿色使命,实施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行动。启动自治区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行动方案和技术路线图编制工作,科学布局科技攻关,推动在供给端精准做“加法”,在消耗端持续做“减法”。2020年到2021年,内蒙古在氢能、大规模储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稀土、生态环境等领域先后安排科技重大专项33项,“煤炭地下气化”“大规模飞轮储能”“源网荷储”“火风光储一体化”“二氧化碳矿化”等一批先进能源技术在内蒙古自治区开展攻关和转化,成为科技创新助力能源产业低碳转型的生动实例。
2021年,内蒙古共认定登记技术合同1534项,技术合同成交总金额达到46.1亿元,全区成果登记突破1000项,其中应用技术类成果占74.8%,产生经济效益712.7亿元。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课题,“科技兴蒙”已成为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的关键抓手。内蒙古将全力推动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开放合作,以创新之变通转型之路、育发展之机、蓄开局之能,坚决打好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攻坚战,全面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全力以赴建设创新型内蒙古,以科技创新引领内蒙古向现代化奔跑的“加速度”,许壮美内蒙古一个更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