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谢若琳
12月2日晚间,网信中国消息称,12月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人约谈豆瓣网主要负责人、总编辑,针对近期豆瓣网及其账号屡次出现法律、法规禁止发布或者传输的信息,情节严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责令其立即整改,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
据悉,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对豆瓣网运营主体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依法予以共计150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2021年1月份至11月份期间,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指导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对豆瓣网实施20次处置处罚,多次予以顶格50万元罚款,累计罚款900万元。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人强调,网站平台应当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健全信息发布审核、公共信息巡查、应急处置等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其用户发布信息的管理,不得为违法违规信息提供传播平台。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将坚持依法管网治网,进一步强化监督管理执法,压实网站平台依法办网的主体责任,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网络空间天朗气清。
“这恐怕是豆瓣成立以来,受到处罚频率最高的一年。”一位传媒行业分析师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过去大家对豆瓣的印象是“文艺青年的精神角落”,现在这个精神角落已经变味,“我年轻时也是豆瓣的重度用户,现在很少去逛,更别提发言了,一发言就难免卷入口水仗。”
来咖智库CEO王春霞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年之内豆瓣被罚次数如此之多,说明平台之前对账号管控、内容审核和把关还存在很大漏洞。对于互联网平台来说,不仅要提升核心业务、信息技术产品等方面的能力,更要提升政治层面、政策内容方面的安全意识,才能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今年以来,“清朗·‘饭圈’乱象整治”专项行动开展,豆瓣随即开展整治“饭圈”乱象的专项工作,首当其冲的是“豆瓣小组”。2005年3月22日,豆瓣创始人阿北在豆瓣创立了第一个小组,为科技类的“Python编程”组,这本是一次“无心插柳”的产物,但在随后的16年中,豆瓣小组被粉丝文化不断渗透,朝着无序的方向越走越远。
今年9月底,拥有近70余万粉丝的豆瓣最大娱乐小组“豆瓣鹅组”(前身为“八卦来了”)被暂停使用2个月。直至11月23日15时,“豆瓣鹅组”正式回归,近70万组员需要先回答五个问题才能发言,这些问题包括“什么是被提倡的理性、友善发言?”“如果发现违规行为,应该如何处理?”等。
“豆瓣鹅组”回归不足10天,豆瓣再次面临整改。12月2日下午,据豆瓣消息,根据有关部门的整改要求,豆瓣从2021年12月2日0时至2021年12月17日0时期间,暂停“小组”回复功能的使用,并暂停小组“精选”频道的内容更新。
有业内人士认为,豆瓣小组整改封禁或将成为常态。上述传媒行业分析师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豆瓣在商业化层面一直走“佛系”路线,因此无论是广播、评分还是小组,都是在“放养”状态下成长起来的,这种弱干预的管理模式有好的一面,即能充分发挥用户创造优势,比如知名的下厨房App就是由豆瓣厨房小组衍生出来的;但与此同时,风险在于没有及时正面的舆论引导,导致内容混乱,偏激的思想愈演愈烈。
整顿、清朗、反思,是豆瓣未来一段时间的主要工作。下一步豆瓣计划如何走,还无人知晓,豆瓣方面也未回复记者的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