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①、图②:企业现场质量管理。
企业现场质量管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质量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保障。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每一次质量领域变革创新都促进了生产技术进步、增进了人民生活品质。中国致力于质量提升行动,提高质量标准,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国质量强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在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节点和“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这个关键时期,开展2021年全国“质量月”活动,评选第四届中国质量奖、举办中国质量(杭州)大会等意义重大,有助于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大力实施质量强国战略,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全面加强质量安全监管,有力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
围绕重要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实施质量提升计划,推广一批质量提升成果经验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实现了由小到大的跨越,成为了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产品走向世界,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得到世界认可,质量在其中都发挥了重要的助推器作用。
“中国在过去40多年里进行了深刻的改革才拥有今天的成就。中国是质量变革的榜样。”9月16日,柬埔寨国务兼工业、科技和创新部大臣占蒲拉西在中国质量(杭州)大会上对我国的质量变革给予高度评价。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坚定不移建设质量强国是高质量发展必然要求。今年9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20个部门以“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 大力推进质量强国建设”为主题,联合开展全国“质量月”活动,成效显著。
我国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围绕重要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实施质量提升计划,推广一批质量提升成果经验。强化高水平标准引领,增加中高端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引导广大企业积极开展质量监测分析,广泛开展质量改进、质量攻关、质量诊断、质量提升小组等活动,推动质量管理数字化、信息化,全面提升质量水平和质量竞争力。加强缺陷产品召回管理,发现产品缺陷,提出产品安全规范建议,促进行业整体质量提升。
与此同时,我国一直致力于加强质量国际合作,共同促进质量变革创新、推进质量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推动全球经济发展、创造人类美好未来作出贡献。未来,中国将继续积极参与国际质量合作,推动质量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共建共享,更好促进全球经贸往来、造福各国人民。
中国美国商会总裁毕艾伦说:“我们相信,我们可以与中国合作伙伴一起进行深入实践,通过分享洞见、经验、技术与投资来帮助中国实现可持续且高质量的经济增长。”
发挥中国质量奖示范引领作用
督促企业严格落实质量主体责任,加强全员全要素全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争创一流质量
中国质量奖是中国质量领域的最高荣誉,于2012年经中央批准设立,每两年评选一次。建立国家质量奖励制度也是国际通行做法。目前,世界上已有超过96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104个质量奖项。中国质量奖一直备受国内外、业内外关注。
9月16日,第四届中国质量奖评选结果在中国质量(杭州)大会上正式揭晓。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宁波舟山港集团有限公司、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华龙一号”研发设计创新团队等9家组织及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林鸣被授予第四届中国质量奖,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等80家组织和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李万君等9名个人被授予第四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
中国质量奖旨在推广科学的质量管理制度、模式和方法,促进质量管理创新,传播先进质量理念,激励引导全社会不断提升质量,建设质量强国。
本届中国质量奖评选凸显五个特点:一是参评范围广泛,从各行业各地方推荐产生出696个组织和168名个人参评,数量为历届之最;二是外资企业首次参评并获奖,体现了中外质量管理交流互鉴的积极成果;三是民营企业等踊跃参评,获奖组织中民营及混合所有制企业占将近一半,显示了中国民营经济不断迸发的质量创新活力;四是首次为中小企业单设评选类别,共有6家中小企业获得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引领广大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五是有一批“链主”企业获奖,鼓励发挥标杆引领作用,推动产业链质量协同提升。
中国质量奖的评选表彰将推动加强全域全面质量管理。该奖项强调“评管理”,一方面,将现代质量管理理念从制造业、服务业、工程建设业等领域普及推广到国民经济更广泛的领域,引导广大企业和组织重视质量管理、总结管理经验、提升管理水平;另一方面,通过总结、提炼和推广获奖组织的质量管理经验,带动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组织应用先进质量管理模式和方法,加强全员、全要素、全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提升整体质量水平。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好中国质量奖获奖组织和个人示范引领作用,督促企业严格落实质量主体责任,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争创一流质量。
全面加强质量安全监管
健全大市场、大质量、大监管工作格局,深化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改革,坚持对质量安全问题“零容忍”
近年来我国质量治理体系日益完善、供给水平大幅提高,但建设质量强国任重道远,必须加强质量安全监管。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负责同志表示:“质量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也是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十四五’时期,在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过程中,既要注重围绕重点领域、重点产品、重点行业、重点工程,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也要关注百姓身边日常消费品和生活服务质量的提升,不断推动质量整体水平提高。”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统计显示,我国产品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其中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3.86%,重点服务行业和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稳定在“比较满意”区间。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将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创新质量促进政策,优化质量供给体系,推进内外贸质量监管、标准规则、认证认可等衔接。完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加快突破产业质量瓶颈,促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深化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改革,坚持对质量安全问题“零容忍”,加大知识产权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第四届中国质量奖获奖企业代表表示:“我们还有很多关键技术、关键工艺需要突破,必须走以质取胜的发展道路,创造一流的质量,才能实现质量强国。我们将在核心技术上布局工业芯片、工业机器人、伺服电机、汽车核心零部件等领域,在全价值链上推动全面可靠性体系、智能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质量既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同时也是市场竞争出来的。质量整体水平的提升,既需要各类市场主体作为供给方,绵绵用力、见优思齐,也需要全社会、各行各业和广大消费者作为需求方共同监督、择优弃劣,更需要政府加强监管、积极引导。
加快塑造中国制造的质量新优势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 林忠钦
制造业是质量强国的主攻方向,质量是制造强国的关键内核。在中国经济增长从速度型转向质量型的关键阶段,质量成为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新驱动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再次明确“推动质量变革”“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为中国制造走向价值链中高端指明方向。
近年来,国家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大力推进质量强国建设。中国质量奖,作为一种制度性安排,是推进质量强国建设的重要抓手,树立起一批质量标杆,对传播先进质量理念,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模式,提升质量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
同时,必须清醒看到,质量强国建设面临前所未有之挑战,要牢牢抓住当前制造业质量效益和产业链短板这两大痛点,直面产业变革,高举技术变革和管理创新大旗,尽快将痛点转化为质量新优势,更好发挥质量在“双循环”中的刚性作用。
把提升质量效益优势作为突破口
曾几何时,质量效益不好是中国制造的痛点。中国制造曾陷入了一个“质量不高→效益不好→投入不强→质量不高”的非良性循环,在全球产业链价值分配中处处受阻。打造中国制造质量新优势,必须消除质量效益顽疾。
提高质量效益需要政产协力。质量效益的成因复杂,既有优质优价、营商环境等体制机制的问题,也有企业内部的成本管控、技术水平等约束。提高质量效益需要政府、产业协同发力,构建有益于质量效益的治理新体系,创新有益于质量效益的发展新理念,聚焦培育技术核心竞争力,加大质量效益考核力度。中国质量奖的获奖企业代表着中国质量效益的最高水平,是实现质量和效益良性循环的表率。
以质量升级奠定产业链竞争新优势
质量升级推动产业链现代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标志是价值链迈向高端,供需链安全、稳定、可靠,空间链区域布局协调,企业链上下游分工有序协同。实现产业链现代化,质量升级是关键。产业链是纵横交错的复杂网络,亟须建立起有效的资源共享、产业协作与合作经营的协同模式。要牢牢抓好质量这个关键变量,通过质量升级,实现产业链更高附加值、更强创新力和更安全可靠。
质量升级需要精准协同推进。推进产业链质量升级,要建立产业链质量评价制度,优化产业链质量创新资源配置,夯实产业链质量基础设施。既要全面梳理制约质量升级的体制性障碍和技术瓶颈,也要充分考虑到产业链上下游特色和差异,精准化协同推进。中国质量奖的获奖企业都是所在产业链的优势企业,要利用其在资金、技术、质量管理等方面的优势,补链、延链、固链、强链,推动产业链质量上下游融合、均衡、协调发展。
实施技术变革与管理创新双轮驱动
技术水平决定制造质量的高度。在全球市场竞争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性能、功能等产品质量,靠的是高科技创新。产品质量首先是设计和制造出来的,产品全过程关键环节的核心能力必须通过技术来达成。质量的每次跃阶提升,往往是市场需求引导技术创新的结果。面对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要强化技术变革力度,提高研发制造水平,提升计量、标准和检验检测能力。
管理水平决定制造质量的厚度。管理创新以质量效益为主要价值取向,统筹各类资源配置,优化各项业务流程,是核心能力转化为竞争力的助推剂。相较技术创新,管理创新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影响质量口径更宽,涵盖质量要素更全。以管理创新厚积质量方能薄发竞争力,日本上世纪创新发展的享誉全球的精益管理模式,为提升产品质量竞争力,赢得全球市场发挥了巨大作用。
技术和管理合力奠定质量优势。打造中国制造质量新优势,需要技术变革与管理创新共同发力,就像DNA的双螺旋结构,这是中国优质制造的基因。通过双螺旋引擎带动中国制造质量水平螺旋上升,是打造中国制造质量新优势必须遵循的科学原则。中国质量奖获奖企业,都是各领域双驱动的典范,总结、宣传和推广其共融模式,将为更多企业构建新模式、实施新路径,提供更多的中国新样本。
树立质量管理标杆 助推质量变革创新
对话人:蒋家东(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总工程师)
林丽鹂(本报记者)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每一次质量领域变革创新都促进了生产技术进步、增进了人民生活品质。”
面对国内国际环境的深刻调整与持续演进,我国必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提高国内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使不断提档升级的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成为国民经济循环的战略基点显得尤为迫切。为此,通过质量领域的变革创新,推动企业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全方位提升产品与服务质量,有助于构筑我国经济的质量优势,增强经济发展的韧性和弹性。
记者:2021年9月,第四届中国质量奖评选结果揭晓,来自制造业、服务业、一线班组等的9家组织获得中国质量奖,80家组织获得中国质量奖提名奖。通过这些获奖组织的质量管理实践,是否能探寻中国质量领域变革创新的方向?
蒋家东:中国质量奖是中国质量领域的最高荣誉,是激励引导企业参与和加强质量领域变革创新的重大举措和有效途径。获得奖励的这些组织是各行各业推荐参评的优秀组织中的杰出代表,既有在中国经营多年,质量管理成熟规范的外资企业,也有质量创新活力迸发的民营企业;既有标杆引领作用突出的大型“链主”企业,也有坚持“专精特新”发展的中小企业。这些组织在质量、创新、品牌、效益等方面均取得了突出成绩,形成了一系列质量管理的先进理念、模式和方法,不仅是当代中国质量管理最佳实践的引领者,而且是质量领域变革创新的开拓者。研究表明,这些质量管理的先进理念、模式和方法不仅体现了我国企业将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与生产经营的具体实践有机结合的鲜明特点,而且体现了质量管理的先进理念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科技发展趋势加快融合的前沿特征,更体现了我国企业在质量领域勇于变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记者:在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如何加速推动质量变革?
蒋家东:激发企业的质量创新活力是质量变革的关键环节。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不仅在于技术实力,更在于以技术为支撑、管理为保障、人才为依托、文化为引领的质量竞争力、发展力与持续力。每一个质量变革的时代,都会涌现出大量质量卓越的企业,都会形成一批质量管理的先进理念、模式和方法。回顾过去,精益生产模式引领了日本的质量崛起,六西格玛管理助推了美国的质量复兴。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全球市场上,急剧变化的商业环境需要创造性的质量变革创新战略。以中国质量奖获奖组织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优秀企业,正在研发、设计、生产、服务的每一个环节强化质量创新,在推动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不断为广大顾客和整个社会创造出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并引领了中国乃至全球质量变革的方向与潮流。最近十年来,很多产品与服务的生产过程延伸为多个连续的生产阶段与流通过程,产业、贸易、投资、服务与创新相互联结,形成了全球化的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质量领域的变革创新与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越来越深入且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增强我国经济的质量优势,关键在于破除制约质量发展的短板,激发企业的质量变革创新活力,全面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记者:中国质量奖致力于推动企业质量管理能力与水平,您认为中国质量奖在未来对于中国质量变革有哪些深远意义?
蒋家东: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进一步增强中国质量奖的政策导向和激励功能,推动质量管理的先进理念、模式和方法在全社会推广应用,鼓励促进获奖组织积极发挥在技术攻关、管理创新、质量改进、标准研制与品牌建设等方面的战略优势,主动吸纳中小企业有效融入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实现要素共享、风险共担、设备联通和生产协同,有助于推动我国企业以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为依托,实现质量协同变革创新与提档升级。
面向“十四五”,面向未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建设质量强国的重大战略决策。在加快推进质量强国建设的进程中,要更加有效发挥中国质量奖的激励性、导向性、辐射性作用,激励引领广大企业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不断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持续推动质量变革创新,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以产品与服务质量的显著跃升推动“中国制造”“中国服务”和“中国品牌”大踏步迈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中高端,不断增强我国企业、产业及经济的质量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