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系列关于福寿螺被不法商家冒充田螺销售的新闻报道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资料显示,自2022年农业农村部等六部门将其列入《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据报道,在湖南、重庆等多个地区,不法商家为了牟取暴利,将从野外捕捞的福寿螺去壳加工后,伪装成田螺肉出售给消费者。这些福寿螺由于价格低廉,与田螺、环棱螺等水产品存在数倍的价格差异,因此成为了不法商家的首选。
据悉,湖南常德市汉寿县岩汪湖镇黄芦山村一加工厂,主卖去壳的福寿螺冻肉,一年销量几百吨,主要销往餐饮店和预制菜工厂。加工厂负责人称,“福寿螺,要多少有多少。十吨二十吨,随便你要。”
福寿螺和田螺的市场对比
从市场价格对比来讲,福寿螺的价格相对较低,据相关报道,带壳的福寿螺每斤仅售0.5元,粗加工好的福寿螺冻肉每斤约4元。这种低廉的价格使得福寿螺在一些不法商贩眼中成为了冒充田螺的理想选择。相比之下,田螺的价格要高出许多。带壳的田螺每斤售价通常在3元左右,而冻肉则可能高达每斤10元甚至更高。对于常被用作嗦螺的环棱螺,其价格更是昂贵,粗加工好的环棱螺每斤可能达到14元。
供应量与市场需求方面,福寿螺的繁殖能力极强,一年可产卵20—40次,年产卵量高达3—5万粒,因此其供应量相对较大。然而,由于其可能携带的寄生虫问题和食品安全隐患,市场需求相对较小。田螺的供应量相对较少,且由于其口感鲜美、营养丰富,市场需求一直较为旺盛。
食用安全性方面,福寿螺体内可能含有大量寄生虫,如广州管圆线虫等,这些寄生虫如果未经充分烹饪即被食用,将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田螺则相对较为安全,其体内寄生虫含量较少,且经过适当的烹饪处理后即可放心食用。这使得田螺在市场上更受欢迎,价格也因此相对较高。
专家介绍,一只福寿螺中可能含有寄生虫3000至6000条,生吃或未煮熟煮透的螺肉很容易引发寄生虫感染,导致脑膜炎、脑膜脑炎等严重疾病,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营养价值与口感方面,虽然福寿螺也含有一定的营养成分,但其营养价值可能并不如田螺丰富。田螺不仅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而且还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这些成分对于人体的健康具有多种益处,如清热利水、润肺止咳、增强记忆、改善贫血和促进生长等。具体来说,田螺中的DHA和EPA对保护大脑功能具有重要作用,能够减轻老年人记忆衰退的症状;同时,田螺中的铁元素对于改善贫血具有重要作用;而钙、磷元素则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和加快骨骼生长,因此深受消费者喜爱。这种优越的营养价值和口感使得田螺在市场上的价格得以保持较高水平。
如何识别福寿螺?
颜色,福寿螺的外壳颜色一般呈黄色或黄褐色,这与田螺的青褐色外壳形成鲜明对比。此外,福寿螺卵的颜色也极具特征,初产卵为粉红色或鲜红色,随后逐渐变为灰白色或褐色。
质地与形状,福寿螺的壳相对较薄且脆,螺口较大,壳口处通常没有黑色框边。相比之下,田螺的壳口则有黑色框边,且壳质更为坚硬。福寿螺的椎尾较平而短促,螺盖也偏扁;而田螺的椎尾则长而尖,螺盖形状较为圆润。
福寿螺的个体通常比田螺大,这也是其显著特征之一。
福寿螺的主要危害
(1) 对水稻等作物造成严重危害,我国南方每年大约有上百万公顷的水稻遭受福寿螺不同程度的危害。除水稻外,福寿螺对水生作物和蔬菜也有较大危害。
(2) 竞争和取食破坏水生生物多样性,福寿螺与本地螺类产生竞争、导致本地种减少或消失;福寿螺食性杂,可取食大型水生植物、浮游藻类、附着性浮游生物、无机及有机碎屑等,干扰或改变水生生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影响生态系统功能。
(3) 影响水体环境。福寿螺排泄量很大,会导致水体氨氮、硝态氮和溶解性磷酸盐含量上升,溶解氧含量下降、改变水体理化性质和水体微生物含量,影响生态系统功能。福寿螺大量摄食沉水植物,削弱水体自净能力,破坏生态系统结构,造成水质退化。
(4) 对人民健康的影响,福寿螺是引起人类嗜酸性脑膜炎的广州管圆线虫的中间宿主,如果烹煮温度不够,可能引起嗜酸性脑膜炎群体发病事件。
(5) 破坏水体景观。福寿螺产卵于景观植物、沟渠坡岸、桥涵建筑之上,颜色红、密度高、时间长,引发居民和游客的心理不适,成为城市水体、旅游景点的投诉重点。
面对这一严峻的食品安全问题,相关部门迅速采取行动。以湖南省汉寿县为例,该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在接到相关报道后,立即成立联合执法组赶赴现场,对涉事企业进行了查封,并对所有成品、半成品及原料进行了现场封存。同时,公安机关也将涉事企业法人传唤到位,以便进一步调查处理。此外,消费者也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在购买水产品时仔细辨别真伪,避免购买到福寿螺等不安全食品。同时,公众也应积极举报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共同维护食品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