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国际金价的攀升,黄金消费在消费者中形成了热潮,尤其是通过网购平台购买黄金产品成为一种流行趋势。然而,这一现象背后却隐藏着诸多陷阱,让不少消费者蒙受损失。”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去年黄金珠宝首饰的投诉量大幅增加,特别是在网购平台上,关于“网购黄金被骗”的投诉信息层出不穷。黑猫投诉平台上的相关数据显示,以“黄金”为关键词检索,共有38087条投诉信息,其中大部分涉及网购黄金的质量问题、虚假宣传以及售后维权难题。
“999足金”实为掺假产品
多位消费者反映,他们在直播间或电商平台上购买的“999足金”产品,经过专业检测后发现并非纯金,而是掺杂了钨、铜等其他金属。
天津的张女士就是受害者之一,她通过某直播间购买了8颗1克重的“金豆”,送检后发现并非商家宣传的“999足金”,而是掺了钨的假货。类似的情况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屡见不鲜,多名消费者表示,自己购买的“999足金”首饰中也被检测出掺有铜等杂质。
计价模式混乱,重要信息缺失
除了产品质量问题外,网购黄金的计价模式也让消费者感到困惑。不少商家在销售页面上不标注“一口价”黄金的克重信息,甚至将“克重”改为“长、宽”等数据,以此吸引消费者购买。
消费者李女士在某平台店铺购买黄金吊坠时,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她发现购买页面没有标注克重信息,买回家后才发现吊坠仅重0.7克,但售价却近900元,比购买时黄金价格翻了1倍多。商家则以“写了3D硬金工艺就是证明”为由,拒绝提供详细的克重信息。
鉴定证书频现作假现象
多方调查显示,一些不法商家为了牟取暴利,利用消费者对黄金鉴定证书的信任,大肆伪造或篡改鉴定证书。这些伪造的证书往往外观逼真,甚至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查询到“伪造的”检测结果,极具欺骗性。
在浙江省平阳县,一家金银加工工厂的负责人公开透露,他们可以提供任何类型的黄金鉴定证书制作服务,每张仅需一块钱,且支持扫描二维码查询。这种批量生产的伪造证书,不仅成本低廉,而且制作精良,使得普通消费者难以辨别真伪。
宁波市质检院黄金珠宝检测中心主任王超提示消费者,不要轻信商家提供的检测证书。王超表示,“因为黄金价格非常透明,你贪了几块钱便宜,吃的是大亏。这个证书有真有假,特别是线上的证书,特别混乱,跟机构出的真证书做得一模一样,也有甚至套用机构的编号做出来假证书,提醒消费者,证书后面有电话,(除了)网上查询,也可以电话查询这个证书是不是真的。”伪造黄金鉴定证书的行为不仅涉嫌诈骗罪,还可能触犯伪造证据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诈骗罪和伪造证据罪都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网购黄金陷阱多,消费者需提高警惕
面对网购黄金的诸多陷阱,消费者应如何防范?专家建议,消费者应尽量选择信誉好的平台购买黄金产品,并仔细核对商品信息、发票、吊牌等关键信息。在购买时,务必与商家确认相关退换货规则,确保商品附带的所有信息一致并妥善保存。同时,消费者应提高防骗意识,对于过于低廉的价格或过于夸张的宣传要保持警惕。
天津东疆综合保税区市场监管局曹利介绍,尽量在信誉好的平台选择证照齐全、有品牌知名度、信誉良好的商铺进行购买,必要时可向平台经营者核实店铺身份。购买时,务必与商家确认相关退换货规则,确保商品附带的发票、吊牌、出货单等信息一致,并妥善保存。“如出现消费纠纷,与商家沟通未果,必要时可向消费者协会或市场监管部门投诉,遇到违法犯罪行为应及时向公安部门报警。”
7月1日起正式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明确提出,经营者通过网络直播等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应当依法履行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义务,而直播营销平台经营者也应当建立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直播带货必须明确平台、直播间和主播的三方责任。
随着网购黄金市场的不断扩大,消费者应更加理性消费,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消费者在购买黄金之前应该加强自身对黄金知识的学习,了解黄金的特点、纯度标准和市场行情,这样才能更好地抵御一些不法商家的欺诈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