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重金打造创新集群 助力实现三大转变_中国质量报告-产品可靠性报告官网 

中国质量报告-产品可靠性报告官网移动版

首页 > 品质中国 >

苏州:重金打造创新集群 助力实现三大转变

  以“创新”之名,为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发展擘画蓝图。这是近日召开的江苏省苏州市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发展大会传递出的信心与决心。

  根据技术创新水平领先性等指标给予重点产业链企业最高1000万元奖励、对重大创新团队最高给予1亿元项目资助,设立资金总规模超2000亿元的产业创新集群发展基金……随着一项项掷地有声的激励政策的发布,高校院所、高新技术企业、创新人才在这里获得持续发展的动能。

  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全球影响力的创新集群,推动产业经济向创新经济跃升、产业大市向创新强市迈进,全力打造全国“创新集群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城市,成为苏州小康宏图起笔之时的展望。

  “十四五”时期,苏州将动态投入超1000亿元专项资金,用以支持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发展。

  释放创新集群潜能,让产业“链”向未来

  “十四五”开局之年,苏州打下了建设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的坚实基础: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2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10亿元,进出口总额突破3800亿美元,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4万亿元,均创历史新高。苏州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先进材料四大产业产值达到3.8万亿元。

  对当下的苏州来说,产业是最大的优势和长板,创新是驱动发展的第一动力,集群是推动创新的组织形态。

  正如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曹路宝所言,全力推进创新集群建设是数字经济时代苏州扛起使命担当的战略抉择,是苏州抢占新赛道主赛道、补齐数字经济短板的重要举措,是锻造制造业长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

  在苏州,一大批重大创新企业、重大人才团队、重大科技载体平台从这里汲取创新养分再出发。

  今年迎来获批30周年的苏州高新区,已累计集聚100家院所平台、1300家国家高企、3.9万名高层次人才,先后引进中国移动、腾讯、中软等一批数字经济头部企业,形成了高端医疗器械等新兴产业集群,正在全力打造全市产业科创主阵地。

  扎根苏州、深耕苏州的苏州大学,近五年孵化了400余家科技企业,与在苏企业共建了105个校企联合科研平台和38个协同创新中心。

  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示范企业亨通集团,连接上下游产业链企业1489家,建成国家级智能工厂,23家省级智能示范车间,形成了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全球光纤通信、海洋通信智能制造先进模式和产业创新集群。

  曹路宝表示,要通过建设创新集群,真正实现苏州制造向苏州创造转变、苏州速度向苏州质量转变、苏州产品向苏州品牌转变,努力把苏州产业的长板拉得更长、把规模做得更大、把竞争力提得更优、与本地经济结合得更紧,真正实现“搬不走、压不垮、拆不散”,让创新“链”出精彩,让产业“链”向未来。

  打造创新生态,为数字经济发展厚植土壤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苏州如何为创新集群注入发展活力?苏州市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发展大会上,《苏州市推进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正式发布。

  在企业创新发展方面,苏州将对首次入选“世界500强”的企业给予3000万元奖励,对首次入选“中国500强”的企业给予1000万元奖励,根据营业收入上台阶、技术创新水平领先性等指标给予重点产业链企业最高1000万元奖励。

  在创新人才引育方面,苏州对重大创新团队最高给予1亿元项目资助,个人最高可获5000万元支持。在创新载体建设和关键技术攻关方面,对新建的国家级科研机构,最高可按市、区(县级市)两级财政1∶1配套予以支持,上不封顶。

  在金融支持创新方面,“十四五”期间,苏州将设立资金总规模超2000亿元的产业创新集群发展基金。在打造数字政府优质服务方面,苏州市法人服务总入口“苏商通”上线,围绕筹备、开办、成长、注销等法人全生命周期服务。

  到2025年,苏州计划在全市培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0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每年评价入库15000家,新增科技上市企业100家以上;集聚不少于10名国际一流战略科技人才,新增外国高端人才4000人,累计引进市级以上高层次创新创业领军人才5000人、顶尖和重大创新团队50个;累计建成100家示范智能工厂、2000个示范智能车间,在数字化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上走在全国前列。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苏州正积极探寻优化高品质创新生态,集聚高层次创新人才和创新机构,发挥高能级创新主体的核心作用,强化创新型企业在创新集群中的核心地位,突出金融在创新集群中的活水作用,不断提升集群创新活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