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你的电动自行车!9月1日实施!不符合这些别买_中国质量报告-产品可靠性报告官网 

中国质量报告-产品可靠性报告官网移动版

首页 > 政策法规 >

事关你的电动自行车!9月1日实施!不符合这些别买

  目前,我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已达4亿辆。上下班、接送孩子、购物外出、送外卖,生活中电动自行车应用的场景无处不在。与此同时,电动自行车引发的火灾数量连年增长。据统计,2023年,国家消防救援局共接报电动自行车火灾2.1万起。2024年12月31日,由五部门组织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GB 17761—2024 《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正式发布,该标准中有哪些措施来保障电动自行车质量安全?

  以下将详细解读

  规范中备受关注的重点内容

  以便大家选购

  符合新国标的电动自行车

  Part.1

  电动自行车限速要求及防超速措施

  为减少交通伤亡事故,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标准中规定的电动自行车最高车速为25km/h,但是电动自行车超速行驶的现象屡禁不止,主要原因是电动车电机动力有较大冗余,使得篡改最高车速有了可能。新标准通过增加电动机空载反电动势以及电感值差异系数等指标要求,限制了电机最大输出能力,同时考虑到电动自行车载重时短时爬坡等实际需要,标准中增加了电动机低速运行时转矩限值指标,确保电机具备短暂地输出较高扭矩能力,能够应对短距离爬坡等特殊工况。

  Part.2

  电动自行车防火阻燃的要求

  根据调查表明,电动自行车电池是主要的起火源,而起火后电动自行车上的塑料件、织物燃烧释放黑烟是导致人员在密闭空间内伤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新标准在电动自行车防火阻燃方面提出了多项规定,有效降低火灾伤亡的可能。一是严格锂电池的使用,因锂元素化学性质活泼,相较于传统铅酸电池,锂电池事故更为常见,新标准对锂电池进行了严格规定,首先限制了电池最大输出电压为60V,其次通过电池的标志、过充电、过放电、外部短路、热滥用以及针刺测试等项目规定,严格保障电池质量安全;二是对电动自行车原材料的阻燃性能进行规定,加强了材料的安全性能;三是限制了电动自行车塑料件的质量占比,鼓励企业使用其他不可燃材料代替塑料。多措并举降低电动自行车起火事故的可能。

  Part.3

  电动自行车防篡改的措施

  虽然国标对电动自行车最高车速、电池输出电压等方面进行限制,以保证行驶安全,但是因这些参数易被篡改,使得这些安全保障措施无法起到作用。新标准分别从电池组、控制器、限速器三个方面提出防篡改要求。如电动自行车不应预留扩展车载电池的接口或线路;控制器不能通过剪线、跳线等方式修改功能,不应兼容多种输入电压模式;要求限速器无论是单独的模块,还是集成在控制器内部,均不应具备修改限速值功能。此外给出了六大类常见的防篡改检查方法示例,为产品防篡改设计及检测抽查提供指导和依据。同时,新标准要求电动自行车落实“一车一池一充一码”,即车、电池、充电器要能一码对应,从技术上大幅提高非法改装门槛,有利于逐步减少乃至杜绝改装行为。

  Part.4

  经营用电动自行车需要安装北斗定位系统

  强制要求经营用电动自行车安装北斗模块,这是促进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北斗模块可以记录电动自行车当前所处的位置、速度等信息,并通过通信模块实时反馈给用户,让经营平台随时掌握运营车辆动态,一旦发现超速、被盗、交通事故等情况,可以及时反馈,有效保障电动自行车在经营活动中使用规范、安全。 

  Part.5

  其他重要修改项目

  一是提高了对生产企业的质量保障要求,新标准明确要求生产企业应具有与电动自行车产能相匹配的整车及车架的生产能力、检测能力和质量控制能力,规定了电动自行车的常规检验和型式检验项目;二是取消了强制安装脚踏骑行装置的要求,该项改动既符合目前消费者的用车习惯,也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三是鼓励电动自行车安装后视镜,电动自行车后视镜能有效减少骑行者视野盲区,提高骑行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根据新标准要求,2025年9月1日以后,所有新生产的电动自行车都必须符合新标准要求。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实施后,电动自行车安全性能增强,为人民群众的绿色出行提供了更加安全保障。消费者在购买电动自行车时要仔细检查所购买车辆的生产日期和铭牌,以确保购买到安全、便利的新国标电动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