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玄武区市场监管局“透明实验室”专项活动 一次性餐饮具专项抽检情况通报
2020-04-09
近期,因消费习惯的变化,加上有序复工复产的到来,外卖、打包分餐等就餐形式成为餐饮消费的主流,一次性餐饮具的使用量激增。为了加强一次性餐饮具的安全监管,南京市玄武区市场监管局委托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江苏省绿色可降解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对该区一次性餐饮具进行了专项抽检。经检测,专项检测活动抽取的40批次一次性餐饮具产品,其微生物项目和理化项目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但是,一次性餐饮具标签标识不规范的情形较多,容易导致产品使用不当而带来食品安全风险。现将此次活动具体情况通报如下:
一、背景及检测方案形成
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餐饮行业受到冲击性影响,但餐饮外卖却不断走高。特别是,近期有序复产复工的推进,外卖、打包、分餐等形式更是比往年上涨。据美团外卖3月发布的《餐饮外卖复工消费报告》显示,复工以来,外卖商户数、订单量、交易额等指标呈现稳定上升状态,三成商家外卖单量超疫情前。那么,餐饮外卖中必然使用的一次性餐饮具,究竟能不能让人安心呢?
据了解,消费者对一次性餐饮具的使用,常常存在两种相反的态度。一种是,对所有一次性餐饮具都“敬而远之”,总是担心“毒塑料”、“荧光纸杯”、“硫磺筷子”等会带来毒有害物质;另一种则是无所谓的态度,一次性餐饮具反复使用,多次用于存储、加热等。
那么,如何选择和使用一次性餐饮具才是科学合理的呢?
为了解决消费者的疑惑,南京市玄武区市场监管局委托南京市质检院,结合历年监督抽查情况,制定了抽检方案,见下表。
一次性餐饮具专项抽检品类及检测项目
检测方案的解读:
一是探究是否存在有毒有害的情况。我们选择了总迁移量、高锰酸钾消耗量、荧光性物质、二氧化硫浸出量进行判定。总迁移量是使用有机溶剂模拟食用油脂接触餐具,在一定高温和时间下,检测从材质中迁移出来可能接触到食物的化学物质的总量。高锰酸钾消耗量则用于推断出餐具中溶出的可能有毒有害的有机物质的含量。有不法生产商使用不合格的回收料或劣质原料生产纸质餐具、一次性筷子时,往往会添加荧光增白剂、硫化物用于“美化”。荧光性物质、二氧化硫浸出量的检测能很好的帮我们鉴别这些不合格产品。
二是了解是否存在卫生安全隐患。大肠菌群、沙门氏菌、霉菌、致病菌的检测是很好的判断指标。
三是了解产品的质量好坏。负重性能、跌落性能、杯身挺度,可以判断消费者手上的餐具是否耐用。质量不好的餐具,很有可能破损破裂,导致食物泄露产生安全风险,也可能烫伤消费者。
最后,我们还对此次检测的一次性餐饮具的标签标识进行了调查。
二、检测结果及分析
(一)总体情况
此次专项抽检共对食品接触用纸及纸制品、塑料一次性餐饮具、一次性竹木筷3大类、9个细类进行抽检,其中食品接触用纸及纸制品共抽检12批次,塑料一次性餐饮具共抽检24批次,一次性竹木筷共抽检4批次。选择的抽检单位涉及肯德基、汉堡王、星巴克、大娘水饺、老乡鸡等知名连锁餐饮,也有网红小餐厅,还涉及有部分学校食堂。
本次专项抽检依据《江苏省省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规范》要求进行,经检测,上述40批次产品全部符合国家标准,总体状况良好。具体检测结果表见附件。
(二)风险问题
此次调查发现,抽检的产品中存在较多的标签标识不规范问题。其中,9批次产品信息标注不全,3批次产品标识信息错误等,1批次产品未标注“食品接触用”等用语或图形,8批次产品未进行材质或使用温度的提示。3批次产品标识标错误,如QS证滥用、产品标准标注错误等。
食品接触性材料及制品,其产品标识内容应该包括产品名称、材质,对相关法规及标准的符合性声明,生产者或经销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适用时)等内容,还应当标注“食品接触用”、“食品包装用”或类似用语、杯叉图形等。对于特殊使用的产品,还应当有使用方法、用途、环境、温度等。
一次性餐饮具标签标识不规范,不仅会对监管带来追溯难等困难,还不利于监管部门、使用单位对产品做出正确的风险性评估,也容易误导消费者,从而产生食品安全风险。
例如:塑料一次性餐饮具按照耐温程度,分为耐温和不耐温产品,还可以分为可微波炉用和非微波炉用。如产品未标注材质、使用说明和警示语,餐饮店或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一旦使用不当,则有可能造成餐饮具变形破损,或是材质中的风险物质向食品中发生迁移,影响人们健康。
四、消费提示
对于一次性餐饮具时,我们做以下消费提示:
(1)选择产品提示
正规场所购买:经营者及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要到正规的商店、超市中去买,千万不要贪便宜,在来路不明的流动摊贩处购买。
看包装:选择产品包装注明了材质、使用温度范围和使用注意事项、保存期限等购买。选用产品时,要注意塑料瓶底带箭头的三角形标志,标志中的数字往往代表了器皿的材质,数字从1到7代表不同含义,一般来说,数字愈大愈安全。假若小于"05",即"04"或以下,甚至没有数字,则勿加热使用。这里,我们对食品接触材质进行了一些科普,可见附件2。
闻气味:合格的一次性餐饮具产品仅凭鼻子应闻不到任何气味。如果一次性筷子用硫磺熏过,会有一股淡淡的酸味,最好不要使用。
摸产品:合格餐饮具表面光滑平整,厚薄均匀,无杂质,不要选购毛糙、色泽不一的产品。尽量选择近期生产的产品。选择包装完好的产品,产品的外包装袋不能有破损,以防有细菌、霉菌滋生。
(2)使用提示
勿滥用,慎微波。使用时应遵照包装上的使用说明和警示语,不能滥用。消费者将外卖餐盒再次微波加热时应注意,标识上不是PP(聚丙烯)材质,或没有能在微波炉里加热的标注,谨慎使用微波炉加热。如误用微波加热,因高温导致餐盒变形或产生异味的,应当不食用餐盒中的食品。目前,PP熔点为167℃,是唯一可以进微波炉的塑料餐盒或一次性餐盒,其外包装标注为5号。需要注意,有些餐盒,盒体以5号PP制造,但盒盖却以1号PE制造,由于PE不能抵受高温,故不能与盒体一并放进微波炉。
重复使用需谨慎:对于经营者来说,一次性餐饮具重复使用时,食物油脂和残渣会使得微生物指标不合格,应当杜绝再次使用。
那么,消费者在家是否可以清洗后再次存储或盛放食品使用呢?实验室检测发现,一次性餐盒在反复使用时,主要影响其耐用指标,对理化性指标影响较少。但为了卫生健康,同时防止多次使用导致的餐饮具破裂产生的安全问题,建议不要反复使用。如家里因紧急情况,需要反复使用,在确认没有破损的情况下,清洗干净后做短期存放或盛放食品的,消费者也不用过于担心。这里还要提示,如使用的餐具是曾放过油脂较大的或高温食品的,最好不要再次使用。
存放要求:一次性餐饮具须存放在干燥通风良好的状态下,存放过程中的不规范处置,容易造成微生物污染,从而导致霉菌及致病菌含量超标,造成食品安全问题。
附件:1、一次性餐饮具专项检测信息结果表
2、食品接触类产品塑料材质情况简介
附件:1
一次性餐饮具专项抽检信息结果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