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业“长跑”还看耐力_中国质量报告-产品可靠性报告官网 

品质汽车_中国汽车质量报告

首页 > 品质汽车 > 观察 >

汽车业“长跑”还看耐力

  汽车行业向来以销量论输赢。从这个角度看,今年以来中国汽车市场有两个“赢家”,一是自主品牌,一是新能源汽车。在整体销售数据一路下滑的情况下,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汽车一直维持稳升的势头,跑赢大盘。

  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已是业界共识。这不仅体现在中国新能源汽车连续六年产销全球第一,成为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制造国和消费国,而且体现在渗透率这个基于销量的重要指标。一项新技术或者一个新兴产业,在渗透率达到10%之前被称之为导入期,发展相当缓慢;而一旦越过10%则进入成长期,发展速度加快。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渗透率超过19%,逼近两成。也许有人会因为欧洲的情况而轻看这个数据,9月挪威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突破90%,瑞典超过50%,法国突破20%,德国接近30%,均创下各国渗透率新高。但是客观来看,欧洲正处于政策补贴的推动期,而中国早已进入市场导向期,市场更加成熟。尤为重要的是,欧洲各国人口基数与中国差距很大,这就决定了其市场空间有限。

  再从各品牌的销量来看,9月乘联会新能源纯电汽车销量排行中,长期“霸榜”的宏光MINI销量高达35169台,而且排名前十的除特斯拉外全是自主品牌,其他国外品牌和合资品牌的排名和关注度都落后于自主品牌。值得一提的是,造车新势力蔚来、小鹏的月销量已经接近万台这个衡量品牌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这不仅代表了自主品牌的崛起,也得益于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市场较早布局所带来的先发优势。

  这种优势目前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成本,一个是创新。以宏光MINI为代表的A00级小型电动车能做到两三万元的售价,这在欧美市场是不可想象的,而中国一些造车新势力只需3年时间就实现了量产,这种速度在欧美市场也是无法想象的,传统车企一般都需要七八年时间,最短也要5年。这背后构成支撑的正是中国汽车产业链的强大能力,不仅仅是成本能力,还有创新能力。

  说到创新能力,有观点认为核心技术仍是中国汽车产业的短板。事实上,在汽车业迎来百年变局的当下,整个汽车产业链正在被彻底颠覆,车企的核心技术更多体现在“软实力”,包括汽车设计技术、资源整合能力、组装制造工艺以及售后服务能力等。而这些“软实力”的锻造需要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大量的试验。众所周知,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在这样一个大体量的市场里,任何车企都有充分的机会去试验。同时,中国也是全球最活跃、最具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因此也是新能源汽车绝佳的试验场,在这里可以实现快速的迭代。因此,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全球产业体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正在引领和加速全球汽车电动化进程,而自主品牌在经过国内市场的“大浪淘沙”后,将以极强的竞争力来挑战全球市场。

  正如同济大学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余卓平所言,中国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面非常有前瞻性。20年前,中国在推广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时,全球都不认为这是未来方向。但是今天可以发现,全球50%的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生产,过去中国的汽车工业都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依靠中国自己的创新驱动进行,意义重大。

  毋庸置疑,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中国汽车产业链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强大能力正在逐渐显现,无论是面对疫情,还是芯片紧缺,产业链的强韧程度决定了抗压能力。在全球汽车业竞争的“长跑”中,关键还是看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