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扛稳“重农抓粮”责任
2022-01-04 农民日报
据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粮食产量达768.06亿斤,较2020年增加35.26亿斤,再创历史新高,连续4年保持在700亿斤以上。 2021年,内蒙古粮食产量全国排名上升2位,跃居第6位,粮食增产占全国增量的13.18%,居全国第4位,作为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的地位更加稳固。 强政策、保粮播、调结构,扛起粮安重任 2021年,内蒙古首次将粮食产量列入年度主要预期目标,确保粮食总产量稳定在700亿斤以上。 一年来,全区上下把保障国家粮食生产安全作为重中之重,严格落实粮食生产党政同责,及时将国家下达的粮播任务作为约束性指标分解到各盟市,层层压实责任。 内蒙古全面落实国家各项惠农政策,下达耕地地力保护、玉米大豆马铃薯生产、农机购置、耕地轮作、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168.6亿元,充分释放重农抓粮政策信号。鼓励农民积极投保,落实政策性保险面积8180万亩,有效降低种植风险,充分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也坚定了全区上下再夺丰收的信心。 刘平是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团结镇立新村村民,这几年,在国家各项补贴政策的鼓励下,他不断加大小麦种植面积,2021年共种了20多亩小麦,并和当地的一家粮食收购龙头企业签订了收购协议。“种植富硒小麦要比一般小麦每斤多卖0.2元,2021年亩产1000多斤。”刘平告诉记者。 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稳的是粮农的心,稳的是党政同责、重农抓粮的责任。 内蒙古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明确全区9300万亩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坚决遏制耕地撂荒,指导各地分类组织复耕复种,努力增加粮食播种面积。2021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0326.45万亩,增加76.65万亩,超额完成国家下达任务,为全年粮食丰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育好种、保耕地、稳产能,夯实产粮基础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只有把这两个要害抓住了,才能从基础上根本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按照农业农村部的部署要求,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全力推进打好种业翻身第一仗、扎实推进耕地建设和保护两项重点工作。整合优势种业资源,积极推进育种创新,组建成立了14个种业创新专家团队,建设自治区种业重点实验室7家,审定主要农作物品种185个。强化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培育6个制种大县,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面积超100万亩,其中,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技术、规模、生产能力居全国第一,大豆制种面积居全国第三,玉米制种面积全国第五。目前,全区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8%以上。 地处河套平原的五原县是中国食葵种植规模最大的县和全国向日葵产业基地,食葵种植面积超过120万亩,占全国食葵种植总面积的1/7。10年前,食葵种子市场一度被进口种子占领,而如今,五原县的食葵种植户都用上了国产种子。 目前,中国食葵种植面积稳定在800万亩左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食葵品种市场占有率达95%以上,还通过‘一带一路’远销中东、欧洲地区,年出口量达30多万吨。”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学研究院向日葵及油料作物研究所所长李军说。 内蒙古坚持藏粮于地,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耕地轮作和盐碱化耕地改良。大力开展以高效节水为重点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抢抓春播前施工窗口期,开展“双月攻坚”“土地整理大会战”,春播前投入使用新建高标准农田158万亩,实现当年建成、当年见效,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503万亩,有效支撑粮食产能430亿斤。进一步加强耕地质量保护,实施黑土地保护性耕作1116万亩,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1000万亩目标任务,实施保护利用110万亩,开展耕地轮作900万亩,增施有机肥4200万亩,秸秆还田1050万吨,实施盐碱地改良巩固提升12.2万亩,通过强化耕地保护与建设,有效改善了生产基础条件,带动全区耕地地力稳步提升,进一步夯实了粮食产能。 保数量、保多样、保质量,推进绿色农业 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既要保数量,也要保多样、保质量,不断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内蒙古各级农牧部门紧盯备春耕、田间管理、防灾减灾等阶段性重点工作,一季接一季,一环扣一环抓落实,强化对重点地区、主要作物、关键环节的指导服务。扎实抓好春备耕,召开自治区春耕备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提前安排部署,指导盟市加强农资供应,组织检修农机具,确保满足春播需求。加强土壤墒情监测,抢墒播种115万亩、抗旱坐水种413万亩,基本实现了一次播种抓全苗。 自治区农牧厅组织农技人员深入基层一线推广浅埋滴灌、抗旱抗逆等20多套增产技术模式,开辟“农技云课堂”发布微视频3800余条,累计受众超过百万人次,确保技术指导不缺位。大力实施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和节水增粮增效行动,发挥项目示范带动作用,实施深耕深松1193万亩、绿色防控4710万亩、统防统治4720万亩,开展绿色高质高效示范307万亩,加快绿色发展方式转变。下达救灾资金7200余万元,指导各地开展灾后补种等677万亩,防治病虫鼠害4586万亩次,挽回粮食约70亿斤。 内蒙古各地有序组织秋收,充分发挥社会化服务组织作用,积极开展跨区作业,做到成熟一片、收获一片,确保秋粮颗粒归仓。 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内蒙古将不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