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调查 >

调查显示:App过度索取信息,广告多且关闭难等问题突出

2021-11-03        中国消费者报

    《个人信息保护法》于11月1日正式施行。目前常用手机App对个人信息的收集情况如何?近日,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发布的“常见类型App非必要个人信息收集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普遍对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缺乏安全感,存在App隐私政策不规范、默认读取用户手机应用列表、App广告多且关闭难等问题。

  本次调查以网络问卷和体验式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其中网络问卷调查侧重于调查掌握消费者对个人信息保护问题的认知和感受,回收有效问卷3052份;体验式调查主要对消费者使用最多的15个常用App类型中下载量排名前20名的App进行体察,共计完成300个体察样本。

  默认读取应用列表

   广东省消委会调查发现,部分App在隐私政策规范性方面存在问题。一是隐私政策显示位置隐秘,其中,“微商输入法”和“灵云智能输入法”两款App的隐私政策没有在显著位置展示,其中“微商输入法”近期已修正。二是默认勾选同意授权,“高德地图”存在默认勾选需要获取权限的内容,近期已修正,未再发现此类问题。三是收集信息内容超出范围,“微联外卖”的隐私政策中,未清楚告知用户需要读取的手机权限内容或收集的个人信息明细。该App近期补充了服务协议,但其中将电子邮箱作为必要个人信息进行收集,超出《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中规定的餐饮外卖类必要个人信息的收集范围。

  调查体察发现,在体验人员拒绝授权收集非必要个人信息后,均能正常使用300款App的基本功能。

  调查同时发现,几乎所有体验的App均未以弹出方式申请授权就默认读取用户手机应用列表,仅在隐私政策中提及可能收集手机安装应用列表信息,而应用列表是《规定》明确的必要个人信息以外的信息。

  问卷调查中,有82%的受访者表示遇到在某一个App搜索过的内容,会在另一个App中被推荐。

  存在广告诱导问题

   问卷调查发现,App对非必要个人信息的收集一定程度上导致广告推送的增加。70%的受访者认为,App收集非必要个人信息的目的是用于分析用户的使用习惯,精准推送广告。

  消费者反映,在使用App过程中遇到的广告问题主要有广告页面的“跳过/关闭”按钮不显眼(占69%),开屏时间过长(占59%),广告伪装成提示页面而造成误点(占57%),无法关闭广告(占55%)。

  体验式调查中也发现,不少App存在广告方面的问题。其中,“刷宝短视频”广告页面不设置关闭按钮,目前已修正;“支付通QPOS”“卫星导航地图”“熊猫出行”等7款App内的广告页面带有伪装成分,诱导消费者点击。

  近期,广东省消委会“回头看”调查发现,其中“熊猫出行”“私密浏览器”仍存在广告诱导的问题,表现为广告页面中显示带有关闭叉号的提示,点击后会跳转下载其他App界面或自动下载其他App。此外,体察人员还发现大部分App在启动时都会出现3至5秒的开屏广告。

  消委会呼吁依法规范收集信息

   针对本次调查发现的问题,广东省消委会提出,App运营方在隐私政策中应全面、清晰、规范列明可能收集的个人信息内容,并说明收集的原因及用途,不宜以“提升服务质量”等模糊说辞作为收集非必要个人信息的理由;收集重要敏感信息要弹出提示申请授权,不得默认勾选同意隐私政策。

  对于非必要个人信息,App不能默认收集或自动授权,因提供基本功能以外的服务确需收集的非必要个人信息,应通过二次授权、弹出提示的方式申请用户授权,如果用户不同意授权,App不能拒绝用户使用App基本功能服务。

  此外,App运营方应严格落实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在发布、推送广告时,进行明确标注标识,并在显著位置提供方便操作的“一键关闭”功能。

  消费者要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在下载使用App时,须充分了解必要个人信息收集范围,对于App申请授权收集非必要个人信息,要慎重而警惕,对于没有直接使用需求的个人信息收集申请,应谨慎授权或给予拒绝。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