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试点落地已经满月。11月23日,大湾区核心城市深圳率先发布辖区内“跨境理财通”首月成绩单。数据显示,截至11月19日,深圳地区20家试点银行累计开立“跨境理财通”业务相关账户5079个,办理资金跨境汇划1.04亿元,参与“跨境理财通”的个人投资者累计购买投资产品5418.4万元。
深圳地区的这些业务量占整个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总量的比重分别为39.0%、39.5%和36.2%,据此推算,开通首月,粤港澳大湾区累计开立“跨境理财通”业务相关账户13023个,累计办理资金跨境汇划2.63亿元,参与“跨境理财通”的个人投资者累计购买投资产品1.50亿元。
对于“跨境理财通”首月成绩单,业内人士普遍表示符合预期,随着开户门槛弹性不足、可投资范围偏窄等问题的解决,业务办理便利性进一步提高,“跨境理财通”的业务规模将迎爆发式增长。
南北偏好略有差异
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试点于10月19日正式落地,大湾区内地及港澳居民个人由此可跨境投资对方银行销售的合资格投资产品。
按照投资主体身份,“跨境理财通”分为“南向通”和“北向通”。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南北两个方向交易均较为活跃。港澳地区共2105人参与“北向通”,资金跨境汇划金额5452.4万元,投资产品交易额3959.1万元;内地共2974人参与“南向通”,资金跨境汇划金额4945.6万元,投资产品交易额1459.3万元。
南北向投资者对投资产品的偏好略有差异。“南向通”投资者较青睐存款,“北向通”投资者较青睐理财产品。“南向通”项下,内地个人投资者购买港澳投资产品1459.3万元,包含存款1395.8万元、投资基金63.5万元,占比分别为95.6%和4.4%;“北向通”项下,港澳个人投资者购买境内投资产品3959.1万元,包含理财产品2791.8万元、基金产品1167.2万元,占比分别为70.5%和29.5%。
多家银行人士介绍,出现偏好差异,与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划定的投资范围有关。根据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实施细则,“北向通”投资者可购买“R1”至“R3”风险等级的公募证券投资基金,或“一级”至“三级”风险等级的固定收益类、权益类公募理财产品,但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除外。依据港澳金融监管机构发布的业务细则,“南向通”可投资的产品主要为中低风险的经香港证监会承认的基金、债券,以及人民币、港元和外币存款等。
“在实践中,内地投资者对投资境外股票类、权益类公募产品兴趣更浓厚,港澳投资者则希望可投资标的中增加人民币存款等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选项。”恒生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大湾区业务发展部总裁李小玲说。
交通银行深圳分行个金部副总经理高静表示,境外端的基金及境内端固收类产品比较受欢迎。境外发行的基金产品投资标的更广泛,可满足内地投资者多元化的投资需求;港澳市场则缺乏稳定可靠的人民币固收类产品。
南洋商业银行深圳分行副行长沈群表示,希望后续随着“跨境理财通”平稳开展,能逐步拓宽“北向通”及“南向通”的投资范围。
规模放量潜力大
多位银行人士均表示,非常看好“跨境理财通”业务前景,该项业务规模放量的潜力非常大。
李小玲说,作为一项新业务,“跨境理财通”首月表现相当不错。但是,“北向通”投资者要先有内地投资账户,才能开通跨境理财通业务,开通投资账户需亲临内地银行网点。“如果未来‘北向通’投资者可远程视频见证开户,或深港往来更便利,相信‘北向通’业务规模会大幅放量。”李小玲认为。
李小玲说,“南向通”业务也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目前参与“南向通”的内地投资者需满足最近3个月家庭金融净资产月末余额不低于100万元,或者最近3个月家庭金融资产月末余额不低于200万元等条件。“大湾区很多投资者的家庭资产主要为房产,金融净资产余额不低于100万元算是一个比较高的门槛。希望监管部门把门槛适当调低一些,或者用一些弹性的方式设定门槛,比如工资月收入达到2万元等。”李小玲表示。
高静说,目前交通银行落地的主要是“南向通”业务。“北向通”储备了大量客户,未来储备客户的跨境业务将在深港往来更便利后逐步落地。
记者 时娜 编辑 陈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