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家居 >

张小泉再登热搜:一再挑战消费者底线,最终只会反噬自己

2023-11-25    zxq    产品可靠性报告

       近日,张小泉组织员工刷单、虚假好评被罚25万。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张小泉为降低“断刀”事件舆情影响。

  建立内部群刷好评被罚25万元。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当事人杭州张小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受张小泉菜刀拍蒜断裂舆情影响,以及疫情期间商品负面评价,组织内部人员建立微信群,以拍A发B或者拍A发A,成交价0元或者1元,拍图好评的方式,提高商品的好评率,将差评拉下去。

  前情回顾:张小泉菜刀拍蒜断裂

  据媒体报道,2022年7月,广州一女子用张小泉菜刀拍蒜后,菜刀断开。该女子询问张小泉菜刀售后客服,得到的答复是“菜刀不能拍蒜”。之后张小泉的董事长却说中国人的切菜方式不对,米其林都不这么拍蒜 ,引起舆论风暴。

  张小泉“拍蒜断刀门”事件给张小泉品牌带来较大影响。今年1月30日,该事件入选中消协联合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共同公布的“2022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今年2月21日,“张小泉刀断”再次冲上微博热搜。今年3月,又有网友爆出张小泉斩骨刀在斩骨时出现断裂。与此同时,消费者对于张小泉方“使用刀的方法不专业”以及“使用刀的力度角度不对”等回应并不买账。

  屡次被罚、屡次不改

  2022年11月28日,当事人杭州张小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创建“内部福利群”,内有员工88人,自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4月25日限量发布商品链接21批次,其中天猫张小泉官方旗舰店19批次,京东张小泉官方旗舰店2批次,要求4张以上美图晒图+20字以上好评,拒绝直晒包装盒,图片可以自己拍或者直播间、平台盗图等方式,,要求员工拍得后,上传符合要求的美图、评价后,申请客服给予退款,实付0元或者1元(个别2元,10元,20元)。

  经统计,自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4月25日,当事人杭州张小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共刷单21批次,合计订单345个,订单金额78157.8元,退款77726.2元,实收413.6元。当事人上述行为属于虚假交易后作出虚假评价。2023年5月26日,当事人杭州张小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解散了“内部福利群”。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10月19日,当事人杭州张小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因网络平台销售乌檀木擀面板时表述为乌檀木整木产品,实为拼接产品,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第一款规定,构成虚假宣传不正当竞争行为处罚,处罚决定书文号:杭临平市监处罚【2021】916号,因其在案发后立即改正,与反映人取得和解,并且组织了产品召回,使每位购得该商品的消费者未受到损害,且首次违法,给予了减轻处罚,处罚款5万元。

  此次,当事人杭州张小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通过刷单虚假交易,提升店铺竞争优势,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构成虚假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行为。遂决定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罚款250000元,上缴国库。

  张小泉业绩连续滑坡,有嫌

  成为伪消费升级”商家

  天眼查APP显示,杭州张小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法定代表人为夏乾良,注册资本为7000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厨具卫具及日用杂品批发、金属工具销售、日用品销售、日用百货销售、互联网销售、家居用品销售等,由张小泉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但显然这几年张小泉心思并非用在经营主业上,近两年业绩表现也不佳,2022年净利润接近腰斩,今年三季报继续下滑接近八成。在商务部2023年11月8日最新公布的“中华老字号复核结果”中,张小泉已经上了“附条件通过”名单,需在6个月内完成整改。

  北京商报称,近些年,在消费升级的驱动下,大量商家以“高质高价”为抓手,以“精致和差异化”为皮相,再通过“消费者教育”完成商业模式闭环。理论上没错,实操就大打折扣,相当一部分“伪消费升级”商家,抓手和皮相都做成了伪命题,它们推出的是性价比畸低的产品,也就把“消费者教育”搞成了“消费者欺骗”。

  对张小泉此次被罚网友戏称,“你不去提升菜刀品质你花钱刷单,不罚你罚谁?”“做刀不在行,歪门邪道你挺行。”还有人表示,“老百姓的钱也不是那么好挣。”

  官方锐评:刷单刷不出好评,

  闻过则喜,积极改进,

  才是面对消费者的正途。

  今年1月,中国消费者协会网站发布了2022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其中便包括“‘菜刀不能拍蒜’争议警示企业须尊重消费者权益”话题。

  中消协表示,客服一句“不建议使用这种菜刀拍大蒜、拍黄瓜”,让消费者无法理解。质疑声之下,是人们对“张小泉”没有满足消费者消费需求的批评。该事件也暴露出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一些商家强推性价比畸低的产品,再通过所谓“消费者教育”完成收割闭环,让消费者花了冤枉钱。

  老字号品牌改良工艺流程、宣传新理念打造差异化产品以拓宽销路、提升利润的做法本无可厚非,但不能忽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更不能以所谓的“消费者教育”等营销手段,改变产品创新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消费者这一初衷。

  红网发表评论,用营销手段来宣传产品不是不行,优质的广告投放可以“锦上添花”,但根本上应聚焦于如何提升产品质量,外表的光鲜亮丽无法掩盖产品本身的漏洞。

  新京报表示,靠背地里组织内部员工刷好评,这其实就是不愿正视消费者的意见,或者说压根没把消费者的反馈当成“问题”,这种傲慢才是真正伤害消费者的地方。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