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质量观察 >

App用户协议不能冗长晦涩

2022-03-22        安徽日报

  ■ 何珂

  “5款下载量过亿次的手机App,平均每款需要用户‘阅读并同意’的协议内容约有2.7万字。”不少网友自嘲,这些年撒过最多的谎就是“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移动互联网时代,App成了人们的必备工具。首次下载使用时,点击“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和隐私政策”是常规操作。然而,协议动辄上万乃至数万字,充斥着大量冗杂、晦涩的信息,专业人士都直呼头疼,更别提普通用户。有研究机构调查显示,77.8%的用户在安装App时“很少或从未”阅读过隐私协议。大家不愿意阅读的背后,反映出隐私协议看似“内容详实”实则“形同虚设”,难以保障用户知情权。相对于协议的复杂难懂,摆在大家面前的选择更加简单粗暴——要么同意并使用,要么不同意并不再使用该款App,由此暴露出另一个严重问题——协议完全是格式条款,即使用户对条款有异议,也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用户协议是App运营者与用户之间的契约,这种契约只有内容规范合法、双方严格遵守,才是对契约精神最好的践行。然而,现在单方“未阅读”“被同意”,其中蕴含的隐患不容小觑。比如,有App在用户协议中称,对于消费者的视频、照片、文字等,“(平台)均享有永久的、无期限及地域限制的、完全免费的使用权”,并且“有权将其许可给任何第三方使用”。也就是说,用户在点击“同意”之后,就永久性地向平台让渡了相关个人信息的免费使用权,平台更可以“授权”任何第三方使用相关信息。

  App用户协议乱象滋生,治理与规范势在必行。有关部门有必要要求App简明扼要地列出核心条款,消除阅读门槛。比如,App运营者可以在完整版用户协议的基础上,在显眼位置以“划重点”的方式列出涉及消费者权益的关键内容,以更好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同时,要细化App开发运营者、分发平台、第三方服务提供者、终端生产企业、网络接入服务提供者五类主体责任义务,规范行业发展;此外,还可以通过抽查、监测等方式,对违反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协议条款要求运营者进行彻底整改,对屡教不改或阳奉阴违的运营者,惩处必须“动真格”。

  新业态、新模式下,互联网技术发展突飞猛进,与此同时用户正当权益不能忽略。App用户协议必须遵循“知情同意”“最小必要”两项重要原则,方能为用户的便捷生活保驾护航。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