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付卡消费已经渗透到生活的诸多方面。这本是一种双赢的经营之举,消费者得到实惠,商家得到亟需的资金,各享其便,促进社会消费的发展。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预付卡消费却频频出现多种问题,影响消费体验,引发很多纠纷。虽然由预付卡导致的矛盾颇多,然而预付卡的积极意义仍然存在,并不宜一棍子打死。因此,对于预付卡消费,需要从更多方面加以规范。近年来,相关部门和各地在规范预付卡的营销上,出台诸多有益的举措,促进预付卡消费的良性发展。
日前,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与北京市商务局共同发布了《北京市零售、餐饮、居民服务业单用途预付卡服务合同(示范文本)》,合同中设立了7天冷静期。冷静期作为一种制度设计,能够给当事人以一段理性思考的时间,有益于当事人作出更加有益于矛盾解决的策略。比如,离婚冷静期的设置,虽然也有一些弊病,但对于稳定家庭关系、避免冲动离婚,显然发挥了更加有利的作用。所以,把冷静期做法引入预付卡消费,设立7天冷静期,赋予消费者在未实际使用预付卡消费的情况下,7日内单方解除合同的权利,是很有意义的。
设置7天冷静期有利于消费者理性消费。消费难免带有冲动、激情的色彩,这在许多消费者中都普遍存在,也是引发预付卡纠纷增多的一个重要原因。预付卡消费不同于其他普通消费的是,它不是一次性消费,而是带有长期性、多次性的。设置一定的冷静期,让消费者重新审视自己的消费选择,理性消费,才是消费者真实意愿的表达。
消费者缺乏消费理性的另一个原因,亦与商家的营销策略有关。在商家的话术营销、场景刺激之下,消费者很容易被一些不良商家所诱导,冲动之下办理预付卡。设置冷静期,能够让消费者在走出商家的营销环境之后,对自己的消费选择进行理性再判断,使办理预付卡成为自己真实意愿的表达。进一步来说,冷静期的设置,也将让商家营造的冲动消费环境从一定程度失去作用,督促商家重新审视自己的营销策略,少一些激情诱导。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市零售、餐饮、居民服务业单用途预付卡服务合同(示范文本)》对于7天冷静期,设置了一个前提条件,即未实际使用预付卡消费。事实上,首次消费的消费者,是商家营销预付卡的重点对象,体验消费很多情况下也成为预付卡首次消费。因此,如果去掉这一个前提条件,消费者在7天冷静期内的消费可以以正常价格补偿商家,或许更有利于解决预付卡纠纷。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