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怡
食品快速检测可以快速、便捷、灵敏、准确地对食品中农兽药、非法添加、重金属、食品添加剂等成分定性检测,能够提升食品安全监管的科学性和客观性。食品快速检测技术是基层监管手段多样化的补充,是食品监管专业化、数据化的体现,是食品安全工作提质增效的关键。
笔者在工作中发现,目前快检工作中存在着试剂功能受限、配套仪器不足等问题。不解决好这些问题,快检工作的作用就难以充分发挥。
比如,一些快检试剂功能无法满足现阶段食品监管工作的要求,有的检测限值与相关标准要求不一致,可能出现“漏筛”情况;有的检测范围没有覆盖全部的禁用农药,不利于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另外,配套仪器不足,让一些本来可以通过快检发现的食品安全问题,要拖到抽检环节才能被发现。除此之外,不少快检人员都存在专业知识不足、操作不规范、缺少时间进行培训的“本领恐慌”;快速检测工作也存在导向不突出、针对性不强的普遍现象。
笔者建议,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提升基层食品快检工作质量,让快检更符合社会公众对其“又快又准”的期待。
一是完善相关制度规范。首先要完善快速检测产品质量评价体系,在一般性评价的基础上对快检产品使用过程进行跟踪评价,筛选出符合现阶段食品安全监管要求的快速检测产品。其次要推动建立《食品快速检测工作规范》《食品快速检测质量控制指南》等地方标准,覆盖快速检测中“人、机、料、法、环”等要素,使快速检测的开展有标可依、有章可循。另外,还应建立快速检测后勤保障制度,实现快速检测设备和试剂的及时补充和更新,保障食品快速检测工作效能。
二是提高人员专业水平。要以专业检测人员作为队伍核心、以有专业背景的监管人员为基础,建立稳定的快速检测队伍,充分保证快检队伍的稳定性和专业性。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加强教育培训。线下定期组织快检试剂厂家对检测人员进行产品技术培训、快速检测操作培训、食品快速检测技能竞赛、食品检验进实验室等活动;线上督促检测人员加强市场监管总局网络学院检验检测等内容的学习,丰富作业人员检验知识,提高快速检测水平。
三是靶向制定快检方案。应结合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系统数据制定重点品类快检方案。根据各个省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不合格数据,结合辖区食品产业结构特点,把抽检不合格的高风险品种纳入快速检测样品选择范围,科学制定行之有效的快速检测方案。建议结合季节特点制定重点时段快检方案。如6至8月是水产行业养殖病害的高发期,不法养殖户可能存在超范围或超限量使用兽药的情况,可以重点对辖区内的水产品经营者开展孔雀石绿、喹诺酮类抗生素、恩诺沙星等专项快速检测。又如在重庆地区梅雨季节及冬季雨水充沛时段,环境湿度高,一些餐饮单位可能存在花生、豆类等因储存不当造成发霉变质的情况,可对此开展黄曲霉毒素专项快速检测。另外,应结合行业特点制定重点行业快检方案。如餐饮行业中存在经营者为使油条蓬松酥脆超限量添加明矾的现象,可对此开展食品中铝浓度专项快速检测。与此同时,要结合监督检查、举报投诉实时调整快检方案。一方面将专项整治、投诉举报中发现问题多的食品经营单位作为快检的重点对象;另一方面将监督检查、举报投诉和食品快速检测有序衔接,完善“监督检查、举报投诉”﹢“快速检测”﹢“抽样检验”的联动机制,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效能,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作者单位:重庆市涪陵区敦仁街道市场监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