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质量观察 >

“品质外卖”不能沦为宣传口号

2025-04-09    zwl    中国市场监管报

  4月2日,河南省洛阳市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曝光关于外卖平台的虚假宣传问题。有消费者反映个别外卖平台以品质堂食作为宣传卖点,但实际餐饮商家的真实经营情况却与平台的宣传大相径庭:部分餐饮商家“退居幕后”,只提供外卖服务,连堂食都没有,一些“三无店铺”“幽灵外卖”甚至还披上了“品质外卖”的伪装,被个别平台包装成了“品质堂食”,严重误导消费者。

  洛阳市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进行了调查暗访,发现该行为在个别外卖平台上屡见不鲜。部分平台评分4.7乃至5.0的“品质堂食”实质上是没有招牌门头、没有堂食空间的“幽灵店铺”,卫生条件堪忧。“品质堂食”成了幌子,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与监督权,虚假宣传也带来食品安全隐患。

  外卖已经成为人们日常消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屡次被曝光的“三无店铺”“幽灵外卖”等问题引发消费者对外卖食品安全的担忧。同时,外卖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平台间的竞争更注重“品质”“食品安全”等,“品质堂食”也成了宣传卖点。但“品质堂食”不能货不对板,“品质外卖”不能沦为宣传口号,否则就是自欺欺人,不仅伤害了消费者对平台的信任,也扰乱了市场竞争秩序,甚至危害放心安全的消费环境。

  不久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意见》,要求加强网络订餐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市场监管部门将会同工业和信息化、网信等部门对存在食品安全严重违法情形的平台依法处置,并推动平台和商户实行“互联网+明厨亮灶”,强化无堂食外卖监管和社会监督。已有外卖平台作出相关尝试,深度参与餐饮上下游,打造相对高标准的品牌集合店“浣熊厨房”,并通过直播等各种形式详细展示外卖制作的每个环节,提高透明度、加大监督力度,探索“互联网+明厨亮灶”的新模式。

  中国外卖已“跑”出万亿元大市场。“品质外卖”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平台既然以“品质堂食”为卖点,就应做强自身,夯实主体责任,加强审核管理,完善监督机制,才能让“品质外卖”名副其实。同时,相关部门加大规范、监管与惩治力度,平台积极“自净”、将“品质”落在实处,共同强化无堂食外卖监管和社会监督,才能整体提升外卖行业的食品安全水平,切实维护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