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监管 > 地方监管 >

深圳市市场监管局持续开展毒蘑菇专项治理行动

2022-04-13        中国质量报

  □ 傅江平

  当下正是岭南气候潮湿、雨水充沛的季节,各种野生菌类进入了生长旺期,野生毒蘑菇中毒也迎来高发季节。为做好相关防控工作,守护好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连日来,深圳市市场监管局积极通过各种措施开展毒蘑菇专项治理行动,加强毒蘑菇的宣传和警示教育工作,在全市范围内敲响了不采摘、不购买和不食用野生蘑菇的警钟。

  据了解,深圳从今年2月份开始有毒蘑菇事件发生,截至目前已发生数起蘑菇中毒事件。毒蘑菇采摘人群多为环卫工人、园林工人、建筑工人等,其中,年龄在50岁以上的人占绝大多数。野生毒蘑菇一旦误采误食,即使很小的剂量都会毒性很大。例如在深圳凤凰山森林公园等地发现的白毒伞蘑菇,看起来长得白白的,上面是一个小帽子,还有一个小裙子,底下还有一个小靴子样子的蘑菇,致病率、致死率特别高。一个约50克的白毒伞所含毒素的量,足以毒死一个50公斤的成年人,中毒症状严重、发病急、死亡率高,尚无特效疗法。误食毒蘑菇引发肝损害型中毒最为凶险,表现为恶心、呕吐、肝区疼痛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伴有精神症状。

  深圳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毒蘑菇的鉴别需要由专业人员使用专业仪器,市民不要轻信民间或网传的一些没有科学依据的说法。比如,凭蘑菇颜色是否鲜艳判断是否有毒,凭蘑菇与银器、大米、大蒜等同煮是否变色判断是否有毒,凭掰开蘑菇是否流汁液判断是否有毒,甚至凭经验等等,这些通通不靠谱。预防毒蘑菇中毒的唯一方法就是不采摘、不购买和不食用野生蘑菇。截至目前,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已发动各辖区局,联合多个辖区部门开展大量科普工作,通过面对面宣传、大手拉小手、家长微信群宣传等多种形式,持续发送关于毒蘑菇的提醒。

  其中,坪山区食药安办组织了坪山区城管、卫健、疾控、市场监管局、街道办、快检人员、食安志愿者等,组成6支队伍,分别前往辖区聚龙山公园、坪山中心公园、竹坑社区、金龟社区、坪环市场、田头社区核酸检测点、高中园建筑工地等人流量较大的重点区域,开展毒蘑菇科普宣传和清理行动。仅4月3日活动当天,就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销毁野生蘑菇8.5千克。

  龙岗区11个街道办组织社区巡查员、志愿者、一街一车一室及相关部门力量,持续开展野生蘑菇巡查清除行动,采取多种措施进行野生蘑菇防控宣传活动,提醒市民“不采摘、不购买、不食用”。

  大鹏市场监管局组织食药志愿者、快检人员、食品安全督导员,走进农贸市场、商业广场、商场超市、登山口、公园等重点场所,通过拉横幅、派发宣传单等方式,面对面科普食用野生蘑菇的危害;通过“互联网+明厨亮灶”屏幕,在全区232家餐饮服务单位宣传慎采慎食野蘑菇及自救的常识;联合新区住建、教育、文体、街道办事处等部门,通过在建工地、学生家长群、民宿监管群、社区居民群等微信工作群,全覆盖及时发布预防野生蘑菇中毒的食品安全警示,广泛宣传防控野生蘑菇中毒的知识。

  深圳市市场监管局提醒,一旦误食野生蘑菇等野生植物后出现疑似中毒症状,应尽早采用催吐等方法迅速排除毒素。同时,催吐后应尽快到医院接受治疗,并及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就诊时最好携带剩余蘑菇样品,以备进一步明确诊断。在中毒初期症状缓解时,仍应留在医院积极接受治疗,观察一段时间,确保病情稳定好转再出院。

  《中国质量报》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