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监管 > 标准规范 >

标准助推:企业确立‌行业领导地位的 “重型武器”

2025-01-09    yyl    产品可靠性报告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深入发展,标准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企业综合实力的关键指标,它不仅关乎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更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确立行业领导地位的重要“软实力”。对于企业而言,积极参与标准的制定和发布,不仅是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更是抢占行业制高点、引领行业发展的“重型武器”。在新质生产力日益成为企业发展核心动力的今天,企业对新质生产力的重视和投入,以及新质生产力对高标准的追求,已经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保持行业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

  标准制定:行业话语权的战略高地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若能参与到行业标准的制定中,便能在规则制定的源头上占据先机,从而在行业中树立起领导者的权威形象。以国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在电力机器人技术领域深耕细作,承担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电力机器人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能源行业电力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的具体运行工作,通过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成功将中国标准推向国际舞台,不仅提升了自身在全球电力机器人行业的影响力,更为中国企业在该领域赢得了国际话语权。这一成功案例充分说明,一流的企业不仅要在产品和技术上追求卓越,更要通过制定标准来引领整个行业的发展方向。

  核心竞争力:标准制定的内在动力

  企业参与标准制定,不仅能够提升其在行业中的话语权,更能够显著增强其核心竞争力。中国高铁的发展便是这一点的生动体现。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严格的技术标准,中国高铁不仅在国内市场上树立了高品质、高效率的标杆,更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国际铁路联盟发布的由我国主持制定的《高速铁路设计 基础设施》和《高速铁路设计 供电》两项标准,作为全球高铁领域的首部国际铁路标准,不仅彰显了中国高铁技术的先进性和成熟度,更为中国高铁企业走向世界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品牌建设与市场扩张:标准化的双重效应

  标准化工作不仅关乎企业的技术实力和产品品质,更在品牌建设和市场扩张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在越南河静钢铁项目中,通过全面采用中国标准,不仅确保了项目的高质量完成,更在海外市场树立了中国品牌的良好形象。这种通过高标准、严要求打造的品牌效应,不仅提升了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更为其赢得了更多的合作机会和市场份额。通过执行和推广高标准,企业能够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起高品质、可信赖的品牌形象,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行业的佼佼者。

  国际贸易的通行证:标准对接与融合

  在全球化背景下,技术性贸易壁垒已成为制约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企业若想在国际市场上畅通无阻,就必须积极与国际标准对接,减少因标准不统一而产生的贸易成本和风险。近年来,中国在国际标准制定方面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不断增强,由中国提出和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数量逐年增加。这不仅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和规则保障,更为其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空间。通过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和修订工作,中国企业不仅能够提升自身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更能够推动全球标准的进步和发展。可靠观察

  政策引导与支持:标准化工作的坚强后盾

  我国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将其视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的关于新时代推进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支持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提升技术和质量水平,塑造提升品牌形象。这些政策措施不仅为企业参与标准化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指导和支持,更为其提升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的出台更是为标准化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和目标任务。到2025年,中国将基本建成结构合理、衔接配套、覆盖全面、先进适用的新型国家标准体系;到2035年,中国将全面建成更加完善、更高水平的国家标准体系,实现标准供给由政府主导向政府与市场并重转变,标准运用由产业与贸易为主向经济社会全域扩展,标准化工作由国内驱动向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转变。这些政策目标的实现将为企业参与标准化工作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更加坚实的保障。

  在实际商业环境中,标准化实践已经多次证明能够显著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国网天津电科院申报的IEEE国际标准《电力调度 元宇宙 培训仿真系统设计导则》正式获批立项,标志着中国在电力调度元宇宙国际标准新领域的开拓。美的集团通过实施“创新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美的标准走出去”的“3+1”标准化战略,成功将创新成果和发明专利转化为先进企业标准,并推动其升级为国际标准,提升了美的集团在全球家电行业的地位和影响力,更为其赢得了更多的国际市场份额和合作机会。

  未来,中国将继续加强标准化工作体系和能力建设,推动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提升在国际标准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这将为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