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报讯 (闫锡坤)近日,从内蒙古市场监管局获悉,该局持续开展“衣食住行”产品质量监督专项行动,近期聚焦“衣”领域,针对人民群众关注的服装类制品,对涉及产品质量安全的甲醛含量、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pH值、耐酸汗渍色牢度、耐碱汗渍色牢度、耐水色牢度、纤维含量等关键指标,委托内蒙古自治区纤维质量监测中心开展产品质量抽检,督促企业落实质量控制管理责任,让人民群众穿得放心。
日前,该局公布了第二批内蒙古自治区市场服装类产品抽检情况。本次抽检涉及生产和流通领域儿童及婴幼儿服装22批次、针织内衣15批次、西服12批次、休闲服装16批次、絮片类服装57批次、羊绒制品34批次、驼绒制品6批次,发现不合格产品针织内衣2批次、休闲服装4批次、絮片类服装2批次、羊绒制品2批次,问题均为纤维含量指标不合格。
据悉,纤维含量是产品质量的重要参数。目前一些中小企业缺乏必要的质量管理措施和检验手段,容易造成产品纤维含量不合格;也有少数企业无视法规标准规定,通过增加低价化学纤维的含量来降低生产成本,导致产品不合格。
本次抽查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已移交企业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处理。同时,内蒙古市场监管局为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提供质量诊断分析建议书,做到“一企一书一策”,帮助其查找问题,制定改进措施,提高纺织服装类产品质量水平。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