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监管 > 知识产权 >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推动VR技术创新发展

2021-11-17        中国电子报

  10月20日,由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华东交通大学、江西省知识产权局承办,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南昌知识产权法庭)、江西省知识产权学院协办的2021世界VR产业大会云峰会VR+知识产权保护主题论坛在江西省行政中心举行。随着信息技术的显著进步和网络容量的扩大,如今虚拟现实(下称VR)技术已经广泛运用于游戏、教育、旅游、医疗等产业,呈现出“VR+”行业应用融合创新的新业态局面。VR空间中产生的创新成果应如何保护的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在论坛上,行业专家共同探讨了关于VR知识产权领域的见解以及热点,围绕VR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国际变革态势、中国应对方案等多个层面进行深度讨论。

  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共服务司副司长刘毅指出,应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信息的利用,助力关键技术的核心攻关。知识产权是一座金矿,只有对此进行广泛传播,才能将知识产权信息转化为创新创造的基础支撑,实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实现创新成果。同时,只有做好信息的传播利用,才能打破信息不对称的壁垒,推动知识产权的价值实现。做好VR领域知识产权的传播利用,一方面要引导和支持专业化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围绕VR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积极开展专业分析、专利导航,为政府部门制定路线提供决策支持,为企业明确发展方向提供数据支持。充分利用专利数据服务系统、国家重点产业专利信息服务平台等资源。这些资源都是我们公共服务网上免费开放的资源,是为了加强信息资源供给。另一方面,VR企业也要不断强化知识产权信息利用的能力,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充分利用知识产权信息,优化创新路径,降低创新成本,规避创新风险,促进整体提升,扩大创新能力、综合实力和竞争优势。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原校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吴汉东指出,VR技术结合了计算机科学、光学、仿生学、神经医学、大数据、智能图形等前沿技术,广泛应用于娱乐、医疗、教育和建筑各个行业,前景非常广阔。从5年前开始,中国VR技术的专利申请超过了美国,尽管美国依然是VR领域技术最为先进、市场份额最庞大的国家。中国应强调知识产权保护,推动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发展。

  江西财经大学校长,教授、博导邓辉强调了当前关于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三个趋势。第一,随着VR产业的持续深入,知识产权的问题会逐渐显现,并且会凸显为关键因素。第二,已有VR知识产权的保护、时间问题,大多数都集中在VR技术研发的IP基地方面,也就是知识产权创造端这一块。第三,有关VR知识产权研究,大多数集中在适用和调试方面,也就是主要在立法和调试方面。

  北京大学国际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易继明在探讨人工智能创作的知识产权时表示,VR的内容里有很多由人工智能创作。这个创作要不要保护、有没有版权?随着人工智能逐渐发展,深度学习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计算机程序问题。人工智能创作打破了过去著作权里面的一个观念,即著作权的作品主要是基于自然人的创作。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曹新明表示,发展VR产业,打造V谷,必须搞好IP布局,未来产业发展首要任务就是建立知识产权计算服务中心。

  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黄武双在谈到VR中的虚拟形象是否属于作品、如何适用著作权法时指出,一方面,对于虚拟拟真场景提供保护时,不能因为场景艰辛而认定应当保护,避免过多形成垄断,对行业过多限制。另一方面,拟真场景不一定意味着思想和场景的表达有限,应该结合个案的具体内容是否受保护、是否排除部分元素为创作者提供相当的激励。

  阿里云董事、总法律顾问秦健介绍,VR用户和终端之间的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弱交互、强交互。弱交互是以欣赏平台预先制作的VR内容为主,强交互是除平台预设内容外,用户可与内容互动,甚至创作内容。今天行业的发展趋势逐渐从弱交互向强交互发展,是因为芯片、5G这些硬核技术的发展。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