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一项调查显示,奶茶成瘾或和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相关
2023-10-19 zxq 产品可靠性报告
大家喜欢喝奶茶吗? 喝奶茶的频率有多高呢? 点击痛饮这杯奶茶
但在奶茶行业迅速发展的同时 各种六眼飞鱼(流言蜚语)也层出不穷 奶茶到底有没有食用风险? 让我们通过抽检数据一起了解一下吧
![]()
主要聚焦问题 针对网络普遍关注的奶茶高糖分,高咖啡因,低蛋白等问题指标,开展奶茶专项研究性抽检。 参考标准 借鉴预包装饮料的相关标准和香港相关标准。 抽检了多少奶茶? 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抽检方式,覆盖全市6区,共抽检77家主体销售的200批次奶茶。
接下来 咱将从以下几个方面 来解析抽检结果~
![]()
为了迎合不同消费者的口味需求 商家会提供多种甜度选择 比如正常糖、半糖、少糖、无糖等 但是! “无糖”奶茶也可能名不副实,含有糖! 01 参考标准 据《GB 2085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糖含量≤0.5g/100g可声称为无糖饮料。 02 抽检结果 抽检的15批次标称“无糖”的奶茶,含糖量在0.84~8.43g/100g之间,均不符合国家无糖标准规定。
奶茶,简单来说 是由茶汤中加入奶或奶制品调味而成 那奶茶里含奶量多少呢? 1 奶茶里应该加入多少牛奶? 参考《GB/T 21733-2008茶饮料》规定的奶茶饮料蛋白质含量需≥0.5g/100g。 咱给大家换算一下 如果调配一杯500ml的奶茶 那其中的蛋白质含量应该要达到2.5g 则必须加入 86g牛奶或等蛋白质含量的乳粉进行调制 (牛奶含量根据《GB 25190—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灭菌乳》中牛乳蛋白质指标≥2.9g/100g估算得出) 2 抽检结果 抽检的200批次奶茶中,仅有59批次蛋白质含量符合标准,8批次奶茶中蛋白质含量约0.1g/100g。 也就是奶茶里可能没有真正的奶,可能是奶精或植脂末。
![]()
奶茶是茶饮料的一种 而咖啡因是茶饮料的特征性指标之一 奶茶中的咖啡因主要来源于茶叶 那奶茶里有茶吗?
奶茶里应有的含茶量 参照《GB/T 21733-2008 茶饮料》的规定,奶茶中咖啡因应≥35mg/kg。
数学科代表小安再跟大家算一下 还是以500ml奶茶为例 咖啡因含量应大于17.5mg 没有上限
抽检结果 200批次奶茶抽检中,有5批次奶茶未检出咖啡因,说明其中可能根本不含茶,而是使用香精勾兑茶香。 其中还有98批次的奶茶,咖啡因含量在200mg/kg以上。这可能是因为部分商家采用浓缩茶粉配制奶茶,导致咖啡因含量过高。
![]()
为调查奶茶是否存在添加剂风险 市市场监管局 委托专业检测机构 对11家网红饮品店 以及校园周边16家饮品店的 45批次现制现售奶茶饮料 开展食品添加剂的监督抽检 抽检项目 检验项目包括甜味剂、色素、防腐剂。 抽检结果 发现1批次“香芋奶茶”检出苋菜红(色素)不合格,合格率97.8%。 部分奶茶检出甜味剂阿斯巴甜,防腐剂山梨酸及其钾盐,但均符合国家限量要求。 如何处置 针对抽检不合格的“香芋奶茶”,属地监管部门在核查处置时发现不合格原因是由原料芋头果味粉自带苋菜红所致,并对当事人采购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的违法行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听到食品添加剂 大家都瑟瑟发抖 其实大可不必谈此色变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有明确的国家标准,在国标规定的使用范围内按照规定的限量值进行使用,是相对安全的,但如果超范围、超限量使用就会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 最近清华大学和中国中央财经大学的研究团队对北京的5281名大学生进行了一项调查发现奶茶成瘾现象确实存在并与抑郁和焦虑等心理问题相关联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奶茶成瘾的现象真的存在吗? 研究结果显示,奶茶的消费可能会引发成瘾症状,包括消费频率、依赖/渴望、戒断欲望、无法戒断、耐受性和内疚感等。 喝奶茶成瘾是否会影响心理健康? 研究人员通过问卷调查进一步探究了青年群体中的孤独感、抑郁症状、焦虑症状甚至自杀意念,发现奶茶成瘾与多种不良心理健康状况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小安总结一下 过度的奶茶消费可能会导致成瘾行为 进而可能与抑郁、焦虑和自杀意念等心理健康问题有关此外作为一种调节情绪的补偿策略奶茶成瘾可能在孤独感和心理健康问题之间起到中介作用不过以上情况都基于奶茶成瘾的前提大量频繁喝奶茶才需要注意平时偶尔点一杯的朋友不用为此纠结啦 奶茶虽好喝,但不放纵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