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社会激励机制 培育更多能工巧匠
2021-11-29 中国质量报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日前印发《技工教育“十四五”规划》,其中明确提出,强化工资收入分配的技能价值激励导向,为技工院校毕业生各项政策待遇落实提供支持。从提高技能人才收入待遇入手,建立社会激励机制,这对于弘扬工匠精神,解决“缺匠”问题,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急需大量技能人才。然而,近些年来,我国一直存在技能人才供给不足问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多部门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等我国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需求状况进行分析,预测到2025年,这些领域的人才需求总量将达6191.7万人,人才缺口2985.7万人,缺口率高达48%。 技能人才缺失的同时,目前国内技能人才队伍实际能力和培育大国能工巧匠工作机制还存在着与高质量发展不相适应的情况。有学者指出,主要问题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产业工人的技能整体水平不适应高端制造业的发展需求,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短板。目前,我国产业工人队伍中高技能人才仅占28%,而日本和德国的占比则分别达到40%和50%。二是高校毕业生不愿意从事制造业,制造业工人队伍年龄偏大、文化偏低,面临人才断层的危机。三是产业工人的社会地位、工资福利待遇等偏低,社会上存在着歧视或轻视产业工人的现象。 事实上,上述3种情况中,前两种情况只是表象,或者说是结果,第三种情况才是原因,触及了事情的本质。某知名企业的总工艺师曾做过一项关于技能人才方面的问卷调查。他向17个省区市的40多家企业发出问卷,结果显示,在参与调查的2000多人中,只有1%的人愿意当工人,超过九成的受访者认为工人的社会地位和收入待遇不高。 提起工匠精神,人们习惯于向德国看齐,学习其制造业中精细、专注的质量文化,却往往忽略成就德国工匠精神的一个基础性前提:工匠们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令人羡慕的薪酬待遇。公开资料显示,德国技工工资高于全国平均工资。德国大学毕业生白领的平均年薪为3万欧元(约合人民币21万元),而德国技工的平均年薪为3.5万欧元(约合人民币25万元)。不少行业的技工工资远高于普通公务员,甚至高过大学教授。正是因为社会普遍尊重技工,其收入待遇也十分优渥,德国才多实干家,技术工匠人才辈出。凭借数量庞大的工程师、高级技工、普通技工,德国制造一点点打造出名望声势,并成为德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石。 反观国内,有些人宁愿送外卖也不愿意进工厂,而卷烟厂却出现博士进流水线的“内卷”,两种极端现象同时说明,撇开待遇谈精神是靠不住的。有学者指出,讲工匠精神,必须重视工匠本身,要从社会地位、薪酬待遇等方面作出制度性安排,对他们的劳动给予应有的回报,不能一边高调倡导工匠精神,一边却无视工匠们的辛劳和心血。 讲工匠精神,必须重视工匠本身,让他们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敬一行。而要做到这一点,则需要建立相关制度,通过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情感留人,让更多人愿意做工匠。一方面,要加强政策扶持。各级政府要在就业服务、技能培训、人才培养和优秀技能人才奖励等方面给予扶持,引导企业重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为职工营造一个快乐工作、体面劳动的工作环境。关心职工的身心健康和职业发展,增强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另一方面,要提高技能人才薪酬水平和福利待遇。建立和完善职工晋升技能等级政策,扩大享受晋升技能等级奖励政策的职工范围,对获得高级技师、技师和高级工的,要给予一定的晋升技能等级奖励,并提高相关工资津补贴待遇;推动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搭建职业发展的“立交桥”;探索推行企业首席技师制度、技术工人补助性津贴等措施,树立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的鲜明导向。 只有不断提升能工巧匠们的社会地位,提高他们的收入待遇,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畅通其职业发展通道,让工匠精神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来,才能增强技能性职业的社会认可度和吸引力,激励更多劳动者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从而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持久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