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关于电子秤的“较量”_中国质量报告-产品可靠性报告官网 

中国质量报告-产品可靠性报告官网移动版

首页 > 市场监管 > 地方监管 >

一场关于电子秤的“较量”

  对于一线市场监管人员来说,“鬼秤”是挺头疼的监管问题之一。“有些商户会跟你打游击战,看到你过来,就赶紧把秤藏起来。”

  武汉市硚口区韩家墩市场监管所(下称:韩家墩所)的谭烽觉得,要想彻底解决“鬼秤”问题,就得从商户的思维方式入手,要他们自觉自愿地使用正规电子秤,才能有效杜绝“缺斤少两”。

  在韩家墩所的管辖范围里,有一家大型农贸市场——太平洋农贸市场。

  每天,这里人来人往十分热闹,到里面随便逛逛,你就能买上满满一菜篮子的肉菜水果。

  “我们这个农贸市场的规模,在硚口区是数一数二的。”谭烽说,如此大的农贸市场一旦出现“缺斤少两”的情况,势必会对硚口区的市场形象造成不良影响。

  “但是你看,我们这里不存在‘缺斤少两’的情况哦。”经过一处摊点,谭烽突然掏出一个标准砝码,趁商户不注意,放在了他的电子秤上。

  “电子秤数显标准,且铅封完整。”随后,谭烽又随机抽查了其他几家商户,同样数据准确,铅封及合格证俱全。

  “知道我们是怎么办到的吗?”说起这份来之不易的成绩,谭烽走路的步调都变得轻快起来,他说,这背后有一场为时一个月的“较量”。

  2025年5月初,谭烽与太平洋农贸市场的管理方取得联系,共同探讨从根本上解决电子秤“缺斤少两”问题。

  “我们最终商议决定,由市场管理方为商户统一配置电子秤。”然而,统一换秤的计划在实施的时候,却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商户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提出了费用问题。“用得好好的秤,凭什么要花钱重新换个秤?”“换秤的成本谁来承担?”“换的秤如果坏了,是不是需要重新买?那是不是又得花一道钱?”......面对商户的质疑,谭烽觉得完全可以理解。“他们只是一时没想通,给他们多讲讲道理,就能理解。”于是,为了给商户做通思想工作,谭烽多次组织商户开展宣讲会,向商户宣传计量相关的政策,告知电子秤“缺斤少两”的危害。

  “我告诉商户,如果被发现电子秤计量作弊行为,不仅会被市场管理方清退,还可能面临高额处罚。”谭烽说,有的商户可能并非有意使用问题秤,他们只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买到了不合规的电子秤,冤枉被罚。管理方统一购买电子秤,就可以避免这个问题。

  谭烽还给商户们算了一笔账,一次成本投入可以换来安心经营,怎么算都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就这样,在谭烽与市场管理方的推动下,这场关于电子秤的“较量”终于大获全胜!

  太平洋农贸市场的商户统一更换电子秤,并自觉遵守计量规范,杜绝“缺斤少两”。

  “换秤以后,我们依然做了许多配套的监管措施。”谭烽说,韩家墩所的执法人员一起对市场内所有更换的电子秤进行统一备案处理、给电子秤贴上市场认证标签等。

  “统一换秤后,我们没有收到过一起‘缺斤少两’的投诉。”离开市场前,谭烽和商户们亲切打着招呼,他说,这方寸之间的“秤”心诚意,为商户们带来了信任,也为消费者带来了安心。